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資訊尋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訊尋行為研究主要目的是為瞭解使用者尋找資訊的動機,以及分析搜尋資訊之過程中,影響蒐集資訊的因素。資訊行為開始於個人發現其知識狀況少於所需,這樣的知識缺口,促使個人產生資訊的查找、搜尋、整理消化資訊,並使用資訊完成其目的的一連串行為。Krikelas將資訊尋行為定義為使用者從事確認訊息,以滿足其需要的活動。在個人發現資訊所需及已知中間的落差後,資訊行為的下一個步驟便是向不同資訊來源取得所需資訊,資訊來源如文獻資料、人際溝通等。查詢資料的途徑,則指圖書館目錄、索引摘要、瀏覽、從他人口中得知等等。Wilson所提出的資訊行為模式指出,資訊尋行為是因為使用者主動需要資訊,而產生的活動,使用者為...
Krikelas, J. (1983).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Patterns and Concepts. Drexel Library Quarterly, 19(2), 5-20.Wilson, T.D. (1999). Model in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55(3), 249-257.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取。如:「取功名」。《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且其俗信巫,巫言:『神怒,何故欲向漢?漢使有騧馬,急取以祠我。』廣德乃遣使,就超請馬。」
三餐,夜一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天只能有三餐,夜晚只有一處安寢。形容慾望不高,只要人生基本的溫飽。例:厥公司倒忒了,這下佢單淨想日三餐,夜一宿。(他的公司倒掉了,現在他只想得基本生活的溫飽。)
過於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過於供應。如:「由於過於供,商人趁機哄抬物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邶風.雄雉》:「不忮不,何用不臧?」指忌刻而貪。如:「為人處事,不忮於名利,生活才能自在快樂。」
知的欲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早認為人有知的欲望的是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認為人有知、情、意,而把知識的追擺在第一位。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受其影響,認為人類學的研究,要從知、情、意入手,並認為研究人類學可以獲得世界知識。到了現代,瑞士教育人類學家波特曼(Adolf Portmann)對於教育人類學的研究,主張人的表象,最重要的是人有知的欲望,而知的欲望也是人的進化的根源。
  波特曼認為知的欲望成為人的改變的前提,因為在原始時,他的創造是基於好奇,又由於好奇而創造了新的社會形式;在新的社會形式中,人有新的生活形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救助。如:「民眾如發現緊急事件,可立即打救電話向警方助。」《詩經.周頌譜》:「既謀事助,致敬民神,春祈秋報,故次載芟、良耜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懇請他人指教。《儒林外史》第二二回:「還有那分了題,限了韻來要教的。」《文明小史》第四七回:「況且是他來教我,不是我教他的。」
嚶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小雅.伐木》:「嚶其鳴矣,其友聲。」後用以比喻尋志趣相投的朋友。
層次理論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需層次理論學派2 理論原則3 五種需要層級3.1 生理需3.2 安全需3.3 社會需3.4 尊榮需3.5 自我實現需4 參考資料 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