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31.2423 ms
共 13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日求三餐,夜求一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天只求能有三餐,夜晚只求有一處安寢。形容慾望不高,只要求人生基本的溫飽。例:厥公司倒忒了,這下佢單淨想日求三餐,夜求一宿。(他的公司倒掉了,現在他只想求得基本生活的溫飽。)
|
求知的欲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早認為人有求知的欲望的是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認為人有知、情、意,而把知識的追求擺在第一位。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受其影響,認為人類學的研究,要從知、情、意入手,並認為研究人類學可以獲得世界知識。到了現代,瑞士教育人類學家波特曼(Adolf Portmann)對於教育人類學的研究,主張人的表象,最重要的是人有求知的欲望,而求知的欲望也是人的進化的根源。
波特曼認為求知的欲望成為人的改變的前提,因為在原始時,他的創造是基於好奇,又由於好奇而創造了新的社會形式;在新的社會形式中,人有新的生活形式... |
需求層次理論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需求層次理論學派2 理論原則3 五種需要層級3.1 生理需求3.2 安全需求3.3 社會需求3.4 尊榮需求3.5 自我實現需求4 參考資料 需
|
求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求救助。如:「民眾如發現緊急事件,可立即打求救電話向警方求助。」《詩經.周頌譜》:「既謀事求助,致敬民神,春祈秋報,故次載芟、良耜也。」
|
求過於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需求多過於供應。如:「由於求過於供,商人趁機哄抬物價。」
|
忮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邶風.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指忌刻而貪求。如:「為人處事,不忮求於名利,生活才能自在快樂。」
|
求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求知識。唐.皇甫湜〈上江西李大夫書〉:「所以勤身苦心,矻矻皇皇,出其家,辭其親,甘窮餓而樂別離者,豈有二事哉!篤守道而求知也。」
|
求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懇請他人指教。《儒林外史》第二二回:「還有那分了題,限了韻來要求教的。」《文明小史》第四七回:「況且是他來求教我,不是我求教他的。」
|
嚶鳴求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小雅.伐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後用以比喻尋求志趣相投的朋友。
|
求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求救援。《三國演義》第一一回:「某願親往北海郡,求孔融起兵救援;更得一人往青州田楷處求救。」《老殘遊記》第一七回:「翠環仍泥著不肯去,眼看著人瑞,有求救的意思。」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