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3.13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令狐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評價:3 著作:4 唐史記載: 生平: (766-837)字殼士,宜州華原人,中國唐朝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初唐名臣令狐德棻後代。於唐德宗貞元七年及第,初任太原掌書記。唐憲宗時,升任職方員外郎、知制誥,後為皇甫鎛推薦,被任命為翰林學士,累升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憲宗去世,唐穆宗繼位,令狐因親吏贓污事貶衡州刺史。唐敬宗繼位後,又重新提拔他為戶部尚書、東都留守、天平軍節度使、吏部尚書,累升至檢校尚書右僕射,進拜左僕射、彭陽郡公,開成元年以山南西道節度使致仕,不久病逝。卒贈司空,謚曰文。 評價: 政治上一生...
憂國憂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慮國事及時局。如:「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應具有憂國憂時的胸懷。」
嚴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嚴厲苛刻。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梁孝元世,有中書舍人,治家失度,而過嚴刻,妻妾遂共貨刺客,伺醉而殺之。」也作「峻刻」。
罔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知所措」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管仲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是第一個提出國富兵強理論的人,在政治、經濟、軍事等許多領域都有卓著的建樹,也被奉為法家之祖。他輔佐齊桓公,使他成為春秋第一個霸主,桓公尊為「仲父」。《管子》一書是他的思想代表作。在〈七臣七主〉篇中,評論七種國君和七種臣子行為的得失。說明君主治國的態度和方法,在在影響了臣子和人民的行為。其中提到一種擅作威福的暴君,喜怒無常,動輒嚴厲治罪而殺人,絕不寬赦,那麼臣子就會震驚而不知如何是好。君主若不及時覺悟,則國家的法度日漸衰敗,國家也就不再安定了。後來「不知所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惶恐不安,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樓臺近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近水樓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宋朝的范仲淹的個性剛直溫和,他曾說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視國家社會的福祉為己任,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不但直言敢諫,重用賢能,而且樂於提拔有才能的下屬。當他出任杭州知州的時候,許多舊日的部屬都因為得到他的薦舉,而受到重用。其中有個名叫蘇麟的巡檢,他看到許多同僚被提拔,唯獨自己沒有受到范仲淹的賞識,感到不是滋味。有天,蘇麟寫了一首詩送給范仲淹,其中有兩句詩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意思就是說︰靠近水邊的樓臺,可以先從水面的倒影看到月亮;春天來臨,草木欣欣向榮,但面對著陽光生長的花樹卻更能成長茁壯。看來好像是在講草...
艾森豪(Dwight D. Eisenhow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羅蘭夫人(Madame Rolan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甄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燒製陶器。漢.桓寬《鹽鐵論.力耕》:「使治家養生必於農,則舜不甄陶,而伊尹不為庖。」
妄作胡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胡作非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胡作非為」原作「慣作非為」。張瓘(?∼西元950),五代時同州車渡村人,張承業姪子。張承業事後唐莊宗,甚得寵信,於是張瓘前去投靠他,亦受到莊宗重用,被任為麟州刺史。張承業治家甚嚴,有一個任磁州副使的姪子犯了殺人罪,他毫不包庇,立刻加以捕捉處死。張承業知道張瓘年少時曾誤入歧途,跟隨劉開道作賊,於是勸誡他:「你年輕的時候不顧法紀,任意妄為,今日必須痛改前非。如果你不肯改過向善,隨時都有可能被處死。」後來「胡作非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不顧法紀或不講道理的任意妄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