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朱柏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17~1688)名用純,字致一,自號柏廬,明末江蘇崑山人。入清後隱居不仕,其學篤守程朱,知行並進,所著之治家格言,尤為膾炙人口,卒後門人私諡為孝定先生。
羅馬共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佳以往重視。然而,因戰功而名聲大噪的將軍,極欲掌權,進而引發內戰,威脅了共和政體。著名的演說家、政治家西塞羅(註2.)挺身保衛共和,卻在西元前43年被暗殺身亡。在高盧一役而聲威顯赫的凱撒(註3.),戰勝其他將軍,在西元前48年,成為國家的領導人,元老院賦予他一切權力。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迦太基、西塞羅、凱撒英文關鍵字:Carthage、Marcus Tullius Cicero 、Julius Caesar 出處朱明珠/著。世界歷史,2000年出版,頁24~25。紅樹林出版社。
融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融洽和諧。[例]魏老先生治家謹嚴,教子有方,因而子弟家人莫不遵守家規,融和相處。
錮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歲;倘過二十五歲不為擇配者,許該婢及婢之父母、兄弟、親屬人等赴官呈訴,即准其領回擇配、不追身價,仍治家長以杖八十之罪。已配之後,該婢聽其從夫而去,不許家長勒留;或家長不取身價,該婢與夫自愿留役數年者,各聽其便。通詳大憲併飭各屬出示嚴禁,嗣准臬司來移,復經抄看轉飭,在於衙署門外立碑永禁,以垂久遠」等因。蒙此案,查先蒙臬道憲姚抄示札飭示禁,業經照抄、剴切示諭在案。茲蒙前因,合行立碑示禁。為此,示仰閣屬紳衿民人知悉:爾等各具有天良,亟應廣積陰功,務各遵照臬道憲所定章程;如家有婢女年至二十三歲,即為擇配,至遲不得至二十五歲。倘...
凱撒(Cains Julius Caesa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家立身,用以垂訓子孫之言。《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拙夫家訓頗嚴,本不敢私做的。」也作「家誡」。
空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自空心桑樹裡生長出來。古代傳說有一採桑女子,在空心桑樹裡拾得一個嬰兒,長大後即是商代政治家伊尹。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此生不是空桑出,不報冤讎不姓張。」《西遊記》第一二回:「蕭瑀不生於空桑,乃遵無父之教,正所謂非孝者無親。」
劉伯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劉基(1311年-1375年),字伯溫,諡文成,溫州文成縣南田人(舊屬青田縣)。元末明初軍事謀略家、政治家及詩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使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亮。 生平劉基在元朝元統元年(1333年)考獲進士,曾任元江西高安縣縣丞、江浙行省都事等職。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朱元璋請至應天(今南京),任謀臣。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兵法家。劉基針對當時形勢,向朱元璋提出避免兩線作戰、各個擊破建策,被採納。輔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後滅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勢力。至正...
齊家治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禮記.大學》:「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指整治家政,治理國事。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我和你韜光晦跡老山中,煞強如齊家治國平天下。」《孤本元明雜劇.孟母三移.楔子》:「繼統相承數百年,齊家治國總無偏。」
推誠布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開誠布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諸葛亮是三國時蜀國的政治家兼軍事家。東漢末年,他隱居耕讀,劉備聽說他的才能,於是三顧茅廬,登門請求諸葛亮出來從政。諸葛亮執政期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陳壽在《三國志》的〈諸葛亮傳〉中,對諸葛亮非常推崇,他讚揚諸葛亮在當丞相時,能夠「開誠心,布公道」,以真心對待部屬,處事大公無私,所以受到大家的愛戴。即便他「用法嚴峻」,但人民雖畏懼卻沒有怨言。軍政大權都操在他的手中,但後主對他絲毫不疑。因此,陳壽認為他是跟管仲、蕭何差不多的人物。後來「開誠布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誠意待人,坦白無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