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3.32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十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華嚴宗將印度佛教流派和經典判分成十宗。一、法我俱有宗,謂犢子部等;二、法有我無宗,謂薩婆多部等;三、法無去來宗,謂大眾部等;四、現通假實宗,謂說假部等;五、俗妄真實宗,謂說出世部等;六、諸法但名宗,謂一說部等;七、一切皆空宗,謂《般若經》等;八、真德不空宗,謂《楞伽經》等;九、相想俱絕宗,謂《維摩經》等;十、圓明具德宗,謂《華嚴經》等。
新安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繪畫技法流派之一。創自清初釋弘仁,以倪瓚為宗。主用乾墨皴擦。習之者有高翔、祝昌、秦涵等人。
江西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初山水畫的流派。江西寧都畫家羅牧,畫風取法董源、黃公望,江、淮間頗有學之者,世稱為「江西派」。
後印象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九世紀末葉,繼承並變革印象派繪畫方法的流派。以塞尚、高更、梵谷等為代表。強調個人主觀感受的表現及情感的注入,趨於有個性的描寫。在繪畫技巧上,則藉助色塊的對比關係和線條構成的物體內在結構,並著力誇張其組織感及裝飾趣味。對野獸派和表現派的影響很大。也稱為「後期印象派」。
松風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插花花型的流派之一。
馬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蘇州彈詞唱腔流派。為清同治年間馬如飛所創。其腔調質樸、爽利,韻味深長,可大段敘事,一氣呵成,而疊句式的唱腔亦為其特色之一。對後來彈詞唱腔的發展影響很大,不少流派的唱腔即從其衍變而成。
小原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日本插花花型的流派
壯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壯族的戲劇。因流行地區的不同,可分為廣西壯劇和雲南壯劇兩支。以說唱藝術「板凳戲」為基礎發展而成,風格接近民間小戲。主要唱腔有正調、過場調等。唱腔又可分為哎咿呀、哎的呶、乖嗨咧、咿荷嗨四個流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