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3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約而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不約而合注音︰ㄅㄨˋ ㄩㄝ ㄦˊ ㄏㄜˊ漢語拼音︰bù yuē ér hé釋義︰猶「不約而同」。見「不約而同」條。 01.宋.朱《朱文公文集.卷一五.祧廟議狀.小貼子》:「竊詳頤之議論,素與王安石不同,至論此事,則深服之,以為高於世俗之儒,足以見理義人心之所同,固有不約而合者。」 02.宋.范晞文《對床夜語.卷四》:「詩人發興造語,往往不約而合。」
千頭萬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朱〈答胡寬夫書〉:「若不如此,方寸之間,頃刻之際,千頭萬緒,卒然便要主一,如何按伏得下?」
適可而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事情做到恰到好處就該停止。語出宋.朱《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鄉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箭靶。《詩經.齊風.猗嗟》:「終日射侯,不出正兮。」宋.朱.注:「侯,張布而射之者也。大射則張皮侯而設鵠,賓射則張布而設正。」
軼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史上沒有記載的鄉談傳聞。《史記.卷六二.管晏傳.太史公曰》:「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宋.朱〈從事郎監潭州南嶽廟劉君墓誌銘〉:「而蒐輯先世遺文軼事,纖悉無遺。」也作「逸事」。
雕蟲小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揚雄是西漢後期的重要文人,口吃不善言談,以文章名世。揚雄的學術成就,自古以來頗多爭議。張衡稱讚他「妙極道術」,張子侯甚至尊為「西道孔子」;朱則認為他「拙底工夫」,只會模仿。揚雄的成就主要表現在三方面。在思想上,揚雄模仿《周易》著《太玄》,模仿《論語》著《法言》,雖曰模仿,但其中不乏新見,可說是繼承了《周易》、《論語》的傳統,而又加以超越。在文字研究上,揚雄著有《方言》一書,是最早的方言研究專書,開啟日後方言研究的先河,是研究漢代方言、音韻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揚雄也是一個出色的文學家,早年他曾模仿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作〈甘泉賦〉、〈羽獵賦〉、〈長楊賦〉,又仿〈惜誦〉以下至〈懷沙〉...
不偏不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點也沒有偏差。《禮記.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宋.朱.章句:「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九回:「不料鄞縣縣大老爺,從門前經過,這盆水不偏不倚,恰恰潑在縣大老爺的轎子頂上。」
駭人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ㄥ漢語拼音︰hài rén wén tīng釋義︰即「駭人聽聞」。見「駭人聽聞」條。 01.宋.朱〈答詹帥書〉其三:「浙中近年怪論百出,駭人聞聽,壞人心術。」 02.《豆棚閑話.第五則》:「忽一日仰天而嘆,說出一句駭人聞聽之言,道人生天地間,上不做玉皇大帝,下情愿做卑田乞兒,若做個世上不沉不浮,可有可無之人,有何用處?」
一目瞭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目了然」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目了然」原作「一目瞭然」。朱為宋代大儒,其學說以居敬窮理為主,集宋代理學之大成,後世尊稱他為朱子或朱文公。編次與著述之書甚多,所註四書,明清科舉奉為考試的標準。《朱子語類》非其親著,所錄為與門人問答之語,共一百四十卷,分二十六門。〈戰國漢唐諸子〉一章記載的是朱子對於數位重要思想家及哲學典籍的看法。其中提及了隋代大儒文中子,他本名王通,字仲淹,受業者甚多。與朱子同時的學者對文中子貶多於褒,朱子卻說:「他雖有不好處,也須有好處。」好處在於「其志不卑」,壞處在於「二帝、三王卻不去學,卻要學兩漢」,但若欲談細微處,朱子則以為,若能透徹了解文中子的學說理...
風馬牛不相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ㄈㄥ漢語拼音︰mǎ niú fēng釋義︰猶「風馬牛不相及」。見「風馬牛不相及」條。 01.宋.朱〈送林熙之〉詩五首之四:「十年燈火與君同,誰道年來西復東。不學世情雲雨手,從教人事馬牛風。」 02.宋.楊公遠〈省齋寄詩用韻走筆以謝〉詩二首之二:「身世愧無鴻鵠志,交情歎作馬牛風。」 參考詞語︰風馬牛不相干注音︰ㄈㄥ ㄇㄚˇ ㄋ|ㄡˊ ㄅㄨˋ ㄒ|ㄤ ㄍㄢ漢語拼音︰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gān釋義︰即「風馬牛不相及」。見「風馬牛不相及」條。 01.《老殘遊記二編.第九回》:「你想我那陽間的丈夫,自己先不成個人,連他父母聽說也做了野鬼,都得不著他的一點祭祀,況夫妻情義,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