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鴟得腐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鵷鶵為高貴之鳥,非竹不食,非甘泉不飲;有低賤的鴟鳥得腐鼠,見鵷鶵飛過,竟懼其與自己爭食。典出《莊子.秋水》。後比喻庸俗之人以卑賤之物為貴,懼人與之爭奪。
推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遷、轉換。《莊子.秋水》:「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三國志.卷五九.吳書.吳主五子傳.孫登傳》:「臣聞為政聽民,律令與時推移,誠宜與將相大臣詳擇時宜。」
曳尾塗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拖著尾巴在泥路中爬行。語本《莊子.秋水》:「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比喻寧願貧困而逍遙自在,不願尊貴禮遇而備受拘束。《三國志.卷四二.蜀書.郤正傳》:「是以賢人君子,深圖遠慮,畏彼咎戾,超然高舉,寧曳尾於塗中,穢濁世之休譽。」也作「曳尾泥塗」。
學步邯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邯鄲學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秋水》有一段戰國時名家公孫龍和魏國公子魏牟的對話。公孫龍認為自己通達事理,博聞善辯。但當他聽到莊子的言論卻覺得困惑,無法理解,於是問魏牟是否是因自己的學識不足?魏牟則以為公孫龍像井底之蛙,見識淺薄,眼界狹小,所以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玄妙之處。就算花工夫去學習,也只能學得皮毛。因此勸公孫龍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到了最後不但不能學得莊子的學問,反而喪失了自己原有的學問,就像戰國時燕國有位年輕人,因為羨慕趙國首都邯鄲人走路的姿態,所以前往學習。結果不但沒學成邯鄲人走路的美姿,連自己原來的步法都忘了,最後只有爬著回去。後來「邯鄲學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
面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容貌、相貌。《莊子.秋水》:「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誰知除了眼鏡,兩眼模糊,反辨不出那人的面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表明。《莊子.秋水》:「證曏今故,故遙而不悶,掇而不跂,知時無止。」
知魚之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與惠施於濠梁之上,辯論水中游魚是否快樂之事。典出《莊子.秋水》。比喻能體會物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低窪凹陷的地方。同「坎」。《玉篇.土部》:「埳,陷也。亦與坎同。」《莊子.秋水》:「子獨不聞夫埳井之鼃乎?」
萍水相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通俗所稱的〈滕王閣序〉。這篇文章是王勃參加洪州都督閻公於滕王閣上盛宴時所作。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傳誦千古。但除這兩句外,文章中也有幾句寫到奔波天涯的失意遊子,「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意思是說:「群山峻嶺,是如此難以超越,但有誰會去同情於迷路於其中的人?在天涯奔波中,偶然相遇的人竟都是流落在外的異鄉人。」當然王勃在文章中,說這幾句話是別有所指的,是在為那些有志難伸的人,抒發自己的看法。後來「萍水相逢」被摘出成一句成語,比喻人本素不相識,因機緣巧合偶然相逢。就緣分來說,自是有緣;但就交情來講,則尚屬微淺。這句成語有時偏於緣分,有時偏於交情,使用時要特...
濠濮間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曾在濠水邊和惠子辯論魚樂,後在濮水邊對楚王的使者,以神龜曳尾來比喻自己貴山海的放逸之心。見《莊子.秋水》。後以濠濮間想比喻暇逸超俗、悠然自得的情趣。「間」文獻異文作「閒」。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簡文入華林園,顧謂左右曰:『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閒想也,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