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0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地南北的長度。《文選.揚雄.羽獵賦.序》:「北繞黃山濱渭而東,周袤數百里。」《新唐書.卷九三.李靖傳》:「卻月城,延袤十餘里,為掎角。」
異曲同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曲調雖異,工妙則同。比喻不同人的辭章或方法,卻有相同的造詣或功效。參見「同工異曲」條。如:「這座新建,與舊式的宮殿有異曲同工之妙。」
亭亭玉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來「亭亭玉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女子身材修長美麗。亦用於形容美麗挺拔的花木、山峰、建等。如晉.張協〈玄武館賦〉即有「直亭亭以孤立,迎千里之清飆」兩句,用來描寫玄武館的高聳挺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建物中置於柱子上用以承載橫梁重量的弓形曲木。漢.張衡〈西京賦〉:「跱遊極於浮柱,結重欒以相承。」三國吳.薛綜.注:「欒,柱上曲木,兩頭受櫨者。」
呼風喚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喚雨呼風注音︰ㄏㄨㄢˋ ㄩˇ ㄏㄨ ㄈㄥ漢語拼音︰huàn yǔ hū fēng釋義︰即「呼風喚雨」。見「呼風喚雨」條。 01.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二折》:「壇臺專仗你那妙策神謀,則你是添兵減灶齊孫臏,喚雨呼風蜀武侯,將巧計親傳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推薦、推選。如:「推舉」、「選舉」。《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孟子.告子下》:「傅說舉於版之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興工製造。如:「建屋」、「建橋」。《文選.張衡.東京賦》:「楚章華於前,趙建叢臺於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人留下來的事物,多指建、文物而言。同「跡」。如:「事蹟」、「遺蹟」、「名勝古蹟」。
語無倫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倫次」是指次序、等第。一個人說話沒有次序,顛三倒四,自然是毫無條理,令旁人難以理解。蘇軾(西元1038∼1101),字子瞻,宋眉州眉山人,為蘇洵長子。詩、詞、文、書、畫均有名,為文雄渾奔放,詩亦清疏雋逸,為北派大宗。王安石倡行新法,軾上書痛陳不便,得罪安石,被連貶數州。在黃州時,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後累官至端明殿侍讀學士。卒諡文忠。蘇軾在惠州期間,有一位名叫惠誠的僧人,在前往浙東之前來拜訪他。蘇軾想到吳越一帶平日與他交好的僧人,便寫了一封信,列了一份名單,託惠誠順道前去拜訪他們,以解相思之情。信末蘇軾自謙道︰「因為我喝醉了,所以寫來次序混亂,語無倫次的,還請見諒。」後來「語無倫次」這句...
唾手可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時代,群雄並起,公孫瓚據有冀州,與袁紹對峙,情勢本大有可為。但在一連串的戰爭之中,公孫瓚敗多勝少,原本的雄心壯志逐漸地消磨殆盡,於是興起了避世的念頭。公孫瓚找到了易守難攻的易京做為據點,將之建成堅不可摧的堡壘。他先在堡壘的外圍挖掘了十道塹壕,又在其內填起多座高大的土丘,土丘之上再建高樓,自己便住在當中最堅固、高大的高樓之內。他又在堡壘之中儲存了三百萬斛的米糧,打算休養生息,直到天下大勢底定。有人問公孫瓚為何如此時,他回答說:「當初我以為平定天下,唾掌可決。從今日的形勢看來,並非如此。不妨暫時退守,以待時機。」可惜公孫瓚消極守成的想法,反而讓他忘記了進取之心,加上他親近小人,無法任用賢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