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8.76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供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伺候、侍奉。元.關漢卿《金線池》第四折:「你在我門裡供應多年,也算的個積年了,豈不知門法度?」
不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否定對方所說的話。《梁公九諫》:「不然。若得殿前八十二員大臣比並,事當不可觀。」《儒林外史》第二○回:「匡超人道:『不然!不然!我們在裡面也和門一般。』」
官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員辦公的地方。如:「政府官署是不准閒雜人等隨意進出的。」
將信將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醒世恆言.卷二八.吳內鄰舟赴約》:「送匾者云:『今科狀元合是汝子潘遇。因做了欺心之事,天帝命削去前程,另換一人也。』潘朗驚醒,將信將疑。」
牡丹社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島縣,1872年日本政府單方廢止琉球王國,設置「琉球藩」,1873年日本政府外務卿副島種臣向清國總理門提起此事時,大臣毛昶熙答覆:「二島(琉球與台灣)俱我屬土,屬土之人相殺,裁次固在於我,我恤琉人,自有措置,何預貴國事,而煩為過問?」日本拿出被害者中有四位小田縣漁民的證據,又追問「貴國既然已知撫卹琉球民,為何不懲辦台番?」,毛以殺人者為置之化外的生番來搪塞,副島便言:「生番害人,貴國置之不理,我國有必要問罪島人,因與貴國盟好,特先來奉告」,毛昶熙不察日使意圖,隨口回答:「(台灣)生番係我化外之民,問罪與否,聽憑貴國辦理...
打道回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官員出巡後回府,使差役在前鳴鑼開道,稱為「打道回府」。後指歸去、回去。如:「時候不早了,咱們該打道回府了。」
魂飛魄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儒林外史》第八回:「這些役百姓,一個個被他打得魂飛魄散。合城的人,無一不知道太爺的利害,睡夢裡也是怕的。」
姐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稱婢女。《清平山堂話本.戒指兒記》:「阮三停簫問道:『你是誰家的姐姐?』那丫環道:『我是對鄰陳小姐特地著奴請官人一見。』」
請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問人安否。《紅樓夢》第十六回:「明日一早,我給大爺去請安去,再議細話罷。」《老殘遊記》第十八回:「何必還要接出來?兄弟自然要到貴門請安去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收納東西的器具。如:「封箱」、「紙箱」。《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醒世姻緣傳》第五回:「這班人挑了箱,喚到內扮戲上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