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顯揚。如:「光宗耀祖」。《國語.周語上》:「祭公謀父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觀兵。』」
中流砥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砥柱山屹立於黃河的三門峽激流之中。後比喻獨立堅強,能支撐大局的人。語本《晏子春秋.內篇.下》。[例]在這局勢多變的時代,知識分子更應做國家的中流砥柱。
義正辭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二子果可用,非獨詞堅由志確。朝廷清明天子聖,陽德彙進群陰剝。大烹養賢有列鼎,豈久師門共藜藿。予慚職未能薦,有酒且慰先生酌。 〔注解〕 (1) 俚:鄙俗。 (2) 醇:音ㄔㄨㄣˊ,精純。
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德宗時,有個叫陽城的人擔任議大夫,主司規天子的職務。他學問很好,飽讀詩書,卻不常發言。當時與他同朝為官的韓愈看不過去,認為以他的學識,應該多給予皇帝意見,作好官的職務。於是寫了〈爭臣論〉這篇文章,譏諷陽城沒有盡到職責。陽城當時看了並不以為意,但後來大臣裴延齡誣陷忠良,陸贄等人遭到罷黜。陽城便上疏指責裴延齡,論述他的罪狀,替陸贄等人申訴,並極力阻止德宗任命裴延齡為相。由此看來,韓愈的這篇文章應當發揮了功效。〈爭臣論〉整篇文章採設問法,假設有人問關於陽城的問題,韓愈再一一解答,表述自己對陽城的看法。陽城和一般官員不同,他高中進士後,反而隱居在中條山,不出來作官。很多人仰慕他的學問與情操,前...
休戚與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史.卷二八○.瞿式耜列傳》:「式耜身在外,政有闕,必疏,嘗曰:『臣與主上患難相隨,休戚與共,不同他臣。一切大政,自得與聞。』王為褒納。」
流連忘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流連忘反注音︰ㄌ|ㄡˊ ㄌ|ㄢˊ ㄨㄤˋ ㄈㄢˇ漢語拼音︰liú lián wàng fǎn釋義︰即「流連忘返」。見「流連忘返」條。 01.宋.呂公〈進十事.無逸〉:「蓋人君初務縱逸,小人必怨而大臣必,至于淫刑亂罰以杜言者之口,然後流連忘反,不聞其過,而終至于滅亡,故曰:『無逸之書後王之元龜也。』」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職務更動。如:「調職」、「調差」、「轉調」、「外調」。《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然袁盎亦以數直,不得久居中,調為隴西都尉。」
毋忘在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春秋時齊國內亂,齊桓公曾遭難逃亡到莒國,後來當上了齊君。有一回,鮑叔向桓公敬酒,勸桓公:「勿忘出奔在於莒也。」見《呂氏春秋.貴直論.直》。後用以比喻不忘前事。
竭澤而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是長久之計。」最後,文公還是用咎犯的建議,打敗了楚國。論功行賞的時候,雍季的功勞比咎犯高,大臣們勸說:「這次打了勝仗,全靠咎犯的計謀,但行賞卻把他排在後面,也許不可以吧?」文公說:「雍季的話,是為國家百世的利益,而咎犯的建議,卻只是因應一時的情勢,哪有把一時之務排在百世利益之前的道理呢?」後來「竭澤而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取盡所有,不留餘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戒、勸。《左傳.昭公二十六年》:「父慈而教,子孝而箴。」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