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道不同,不相為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想不同,志不合,就無法相互討論或共事。《論語.衛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西遊記》第二四回:「孔子云:『道不同,不相為謀。』我等是太乙玄門,怎麼與那和尚做甚相識!」
曇花一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爾時,佛告舍利弗:「我今此眾,無復枝葉,純有貞實。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汝今善聽,當為汝說。」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佛告舍利弗1>:「如是妙法2>,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鉢華3>時一現耳。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虛妄。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難解,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注解〕 (1) 舍利弗: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號稱智慧第一。初從六師外道的刪闍那毗羅胝子出家,後因聽到釋迦牟尼之弟子馬勝比丘說因緣所生法的偈頌,改學佛法。 (2) 妙法:精微深奧的佛法。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旨、意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卜居〉標放言之致,〈漁父〉寄獨往之才。」《魏書.卷九三.恩倖列傳.茹皓》:「樹草栽木,頗有野致。」清.楊亨《白門新柳補記.喜齡》:「雖雲鬢蓬鬆,而意態幽閒,大有楚楚可憐之致。」
意興闌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解釋3 3.故事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4.2 相反5 5.例句 1.出處 白居易詠懷詩:「詩情酒意漸闌珊。」 2.解釋 形容興致極為低落。 3.故事 文明小史˙第五十二回:饒鴻生無法,只得拿出一百塊錢來,那學生還是不依,翻譯橫勸豎勸,算把學生勸走了。饒鴻生到此,更覺意興闌珊。 4.相似、相反詞 相似 興缺缺、了無生 相反 興致勃勃 5.例句 他最近情緒低落,對任何活動都意興闌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情致、味。如:「助興」、「詩興」、「酒興正濃」。《晉書.卷八○.王徽之傳》:「乘興而行,興盡而反。」
淋漓盡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刻畫入微,刻畫入微反義:不著邊際,輕描淡寫辨似: 漓,音ㄌ|ˊ。溼透的樣子。不可寫作「離」。致,音ㄓˋ。旨、事物的道理。不可寫作「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熟悉、知曉。[例]他不諳水性,無法享受戲水的樂
心曠神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神十分愉快,所有一切榮辱得失都會忘得一乾二淨。端起酒杯,在陽光的照耀與清風的吹拂下,舉杯暢飲,這樂,真是無窮無盡啊!「心曠神怡」這句成語就用來指心情開朗,精神愉悅。
殊途同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贊曰:『……昔秦燔《詩》《書》以立私議,莽誦《六藝》以文姦言,同歸殊塗,俱用滅亡。』」 參考詞語︰異同歸注音︰|ˋ ㄑㄩ ㄊㄨㄥˊ ㄍㄨㄟ漢語拼音︰yì qū tóng guī釋義︰「」同「趨」。「異同歸」猶「殊途同歸」。見「殊途同歸」條。 01.《管子.形勢》:「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萬事之生也,異而同歸,古今一也。」 參考詞語︰異路同歸注音︰|ˋ ㄌㄨˋ ㄊㄨㄥˊ ㄍㄨㄟ漢語拼音︰yì lù tóng guī釋義︰猶「殊途同歸」。見「殊途同歸」條。 01.《文子.精誠》:「三皇、五帝、三王,殊事而同心,異路而同歸,末世之學者,不知道之所體一,德之所總要,取成事之跡,跪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雜亂的、交錯的。如:「妙橫生」。三國魏.曹植〈酒賦〉:「或顰蹴辭觴,或奮爵橫飛。」唐.杜甫〈過郭代公故宅〉詩:「壯公臨事斷,顧步涕橫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