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橡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橡膠樹樹幹的乳狀物質,乾涸後呈黃色彈性的軟塊。[例]橡皮的用途極廣,可製成車輪、玩具、文具等各種不同的物品。 △彈性樹膠、樹膠
蠨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蛛形綱蠨蛸科蠨蛸屬。體細長,暗褐色,螯肢甚長。常棲於水邊草際樹間,或在室內牆壁間,結網成車輪狀。舊時常以為是喜慶的徵兆,故也稱為「蟢子」。
出於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如出一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同出一轍」,指車輪行徑相同,痕跡一致。見用於《容齋隨筆》。《容齋隨筆》,宋代學者洪邁(西元1123∼1202)撰,為其讀書札記,廣涉群經、歷史、文學、哲學、藝術,辨證考據,頗為精確。尤精宋代掌故,可補《資治通鑑》之不足。隨筆以外,又著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在《容齋續筆.卷一一.名將晚謬》中,洪邁舉古代名將關羽、王思政、慕容紹宗、吳明徹為例,認為他們都是威名遠播,建立了當代無人可比的功績,但晚年都因憑恃功勛,誇耀自己的才能,進而輕敵所致。這四位歷史名人的敗亡,十分相像,行跡如同出自同一個車轍。典源又見宋.洪邁《容齋三筆.卷三.奸鬼為人禍》。...
風靜浪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平浪靜」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楊萬里〈泊光口〉詩(據《誠齋集.卷一六》引)風平浪靜不生紋,水面渾如1>鏡面新。忽有暗流江底出,袞翻水面作車輪。 〔注解〕 (1) 渾如:簡直像。
履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套在車輪上的鋼質鏈帶。因履帶的著地面積較大,故能減輕車輛對地面單位面積的壓力;而履帶上的凸稜則可增加牽引能力,便於爬坡和在鬆軟不平的路面上行走。如裝甲車、坦克車、起重機等機械,均採用之。也稱為「鏈軌」。
軸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貫穿車輪中心,用以使車輪平順轉動的圓柱形物件。也稱為「軸兒」。
涸轍之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轍,車輪輾地所留下的痕跡。枯,指將枯死的魚。涸轍之枯指在乾枯車轍中的魚。參見「涸轍之鮒」條。後用以比喻陷處困境,急需救援的人或物。明.瞿佑《剪燈新話.卷三.三山福地志》:「但願捐斗水而活涸轍之枯,下壺飧而救翳桑之餓,此則故人之賜也。」
得手應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得心應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得心應手」原作「得手應心」。先秦大哲學家莊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曾經說過一個故事:有一天齊桓公在堂上讀書,有個工匠輪扁在堂下做車輪。輪扁看到桓公讀書十分專心,就放下工具,走上堂去,向桓公問道:「您讀什麼書呢?」桓公就生氣地說道:「國君讀書,你一個小小的工匠也敢過問!」輪扁回答道:「臣不敢,臣只是從臣工作的角度來看,臣要將輪子裝上車軸時,如果車輪太鬆車軸就不牢,太緊的話就裝不進去。只有不鬆不緊,才能製作出一個好輪子,這完全依靠熟練的技巧,心裡怎麼想,手便能怎麼做,這其中的技術,都是經驗的累積,無法用言語文字說得很明白。我無法傳授給我的兒子,我的兒...
椎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無輻的車輪。南朝梁.蕭統〈文選序〉:「夫椎輪為大輅之始,大輅寧有椎輪之質。」
詰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彎彎曲曲。金.劉迎〈敗車行〉:「前車行,後車逐,車聲夜隨山詰曲,前車失手落高崖,車輪直下聲如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