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46.9501 ms
共 1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軌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車輪行過的痕跡。如:「他循著地上的軌轍前進,終於找到出口。」《魏書.卷八.世宗紀》:「江海方同,車書宜一,諸州軌轍,南北不等。」
|
轍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車輪輾過留下的痕跡。南朝宋.顏延之〈應詔觀北湖田收〉詩:「周御窮轍跡,夏載歷山川。」
|
風靜浪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平浪靜」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楊萬里〈泊光口〉詩(據《誠齋集.卷一六》引)風平浪靜不生紋,水面渾如1>鏡面新。忽有暗流江底出,袞翻水面作車輪。 〔注解〕
(1) 渾如:簡直像。
|
蠨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蛛形綱蠨蛸科蠨蛸屬。體細長,暗褐色,螯肢甚長。常棲於水邊草際樹間,或在室內牆壁間,結網成車輪狀。舊時常以為是喜慶的徵兆,故也稱為「蟢子」。
|
得手應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得心應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得心應手」原作「得手應心」。先秦大哲學家莊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曾經說過一個故事:有一天齊桓公在堂上讀書,有個工匠輪扁在堂下做車輪。輪扁看到桓公讀書十分專心,就放下工具,走上堂去,向桓公問道:「您讀什麼書呢?」桓公就生氣地說道:「國君讀書,你一個小小的工匠也敢過問!」輪扁回答道:「臣不敢,臣只是從臣工作的角度來看,臣要將輪子裝上車軸時,如果車輪太鬆車軸就不牢,太緊的話就裝不進去。只有不鬆不緊,才能製作出一個好輪子,這完全依靠熟練的技巧,心裡怎麼想,手便能怎麼做,這其中的技術,都是經驗的累積,無法用言語文字說得很明白。我無法傳授給我的兒子,我的兒...
|
履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套在車輪上的鋼質鏈帶。因履帶的著地面積較大,故能減輕車輛對地面單位面積的壓力;而履帶上的凸稜則可增加牽引能力,便於爬坡和在鬆軟不平的路面上行走。如裝甲車、坦克車、起重機等機械,均採用之。也稱為「鏈軌」。
|
名繮利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
(6) 軌躅:車輪輾過的痕跡,比喻前人的遺範。躅,音ㄓㄨˊ。
(7) 顏、閔:顏回(西元前521∼前490),字子淵,春秋魯人,孔子弟子。天資明睿,貧而好學,於弟子中最賢,孔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後世稱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閔子騫(西元前536∼前487)名損,字子騫,春秋魯人。孔子弟子,以孝友聞,和顏回同列德行科。
(8) 極摯:所達到的最高境界。
(9) 繫攣:戀念不捨。攣,音ㄌㄩㄢˊ,通「戀」。
(10) 世教:當世的正統思想、禮教,此指周公、孔子之儒教。
(11) 眩曜:迷惑、惑亂。〔參考...
|
艾麗查奧若什科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婦女馬爾達,在父親和丈夫死後帶著四歲的女孩出外謀生,處處碰壁,被迫進行盜竊,被警察追捕,最後死在馬車輪下。70年代中期之後,奧若什科娃創作的主題轉向對處於波蘭社會底層的猶太人的生活的關注上。1876年他寫了長篇小說《艾里•馬克沃爾》描繪猶太人和波蘭貴族之間的關係。1878年的《梅伊爾•埃卓福維奇》獲得了很大的好評,小說背景是一個猶太人居住的小鎮,通過描寫年輕的梅伊爾接受了新思維,試圖反抗僵化的猶太戒律和保守無知的社會,但最終不得不被迫離開城鎮,反映了當時開始流行的新思維和猶太人的生活之間的衝突[3]。19世紀80年代末...
|
軸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貫穿車輪中心,用以使車輪平順轉動的圓柱形物件。也稱為「軸兒」。
|
方駕齊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和諧。轡,音ㄆㄟˋ,控制牛、馬等牲口的韁繩。
(3) 一轂統輻:一轂統轄很多輪輻。轂,音ㄍㄨˇ,車輪中心穿軸承輻的部位。輻,車輪中湊集於轂上的直木。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