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98.96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睡夢中的境界。宋.蘇軾〈睡記〉:「而天下大治,似睡焉。」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五.灤陽消夏錄五》:「李太白夢筆生花,特睡幻景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開家。如:「他離後音訊全無,現況如何,無從得知。」《梁書.卷三.武帝本紀下》:「其有因飢逐食,離去土,悉聽復業,蠲課五年。」唐.賀知章〈回偶書〉詩二首之一:「少小離老大回,音無改鬢毛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河南省境西北,西接陝西潼關,北渡黃河即山西省境。隴海鐵路經此。
  知識青年上山下運動指大陸地區文化大革命時期,由北京市中學生郭兆英、曲折、王紫萍等十名同學帶頭,在一九六七年十月九日主動去內蒙錫林郭勒草原插隊落戶開端,後又在毛澤東「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說服城裡的幹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學畢業的子女,送到下去,來一個動員。各地農村的同志應當歡迎他們去。」的號召下,在全國範圍內掀起的一場知識青年從城市到農村的大遷徙運動。此運動至一九七六年文化大革命結束才大致停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念家的心情。如:「異遊子最難耐思的情愁。」
邦瑰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由州縣選舉而貢於朝廷的士人。《新唐書.卷四四.選舉志上》:「由學館者曰生徒,由州縣者曰貢,皆升于有司,而進退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間去。《儒林外史》第一回:「他若肯下回拜,也免得這些戶人家,放了驢和豬在你我田裡喫糧食。」《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逢之果然親自下,找著他的佃戶要他還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湖泊眾多的地域。晉.陸機〈答張士然〉詩:「余固水土,總轡臨清淵。」《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比舊路絕然不同,四望盡是水,只有蘆葦菰蒲,一望無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國英格蘭中部的工業區。本寧山南側的伯明罕一帶,因盛產煤鐵、鋼鐵、機械等金屬工業發達,煙囪林立,故有「黑」之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