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7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功虧一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書經.旅獒》嗚呼!夙夜1>罔或不勤2>。不矜3>細行,終累4>大德。為山九仞5>,功虧一簣6>。允迪茲7>,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8>。〔注解〕(1) 夙夜:從早到晚。(2) 罔或不勤:無有不勤;沒有不勤奮的時侯。(3) 矜:謹慎、注意。(4) 累:連累使受損害。(5) 九仞:比喻已接近完成的高度。仞,古代計算長度的單位。八尺為一仞,一說七尺為一仞。(6) 簣:盛土的竹器。(7) 允迪茲:如果真能這樣做。允,果真。迪,實踐。茲,此。(8) 世王:世世代代君臨天下。王,音ㄨㄤˋ。 故事周...
前倨後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2.1 相反詞3 例句 出處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羸縢履蹻,負書擔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狀有歸色。歸至家,妻不下紝,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喟歎曰:「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發書,陳篋數十,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說當世之君矣!」…… 將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妻側目而視,傾耳而聽;嫂蛇行匍伏,四拜...
黃粱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2.1 原文節錄2.2 故事內容3 相關語3.1 相似詞4 例句 釋義比喻人生的榮華富貴,不過如一場夢境般,短促無常,轉眼消失,不可能永遠保有的;含有警世的意味。 出處唐•沈既濟《枕中記》 原文節錄盧生邯鄲逆旅遇道者呂翁,……時主人蒸黃粱,生夢人枕中,……生舉進士,累官至節度使,為相十年……。及醒,黃粱尚未熟,怪曰:「豈其夢寐耶?」 故事內容從前有一個潦倒的書生名叫盧生,在邯鄲道上的旅館,偶然為了貧困嘆惜。恰巧那有一個道者呂翁也在旅館裡居住,呂翁聽到了盧生的嘆惜,於是交給盧生一個睡枕,盧生枕著睡覺,自然會順然境如意。那時旅館主人在煮黃梁,盧生也覺得很困倦,於是枕在呂翁給他的...
每況愈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相關詞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造句 出處《莊子.知北游》: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1《宋˙洪邁˙容齋續筆˙卷八˙蓍龜卜筮》:人人自以為君平,家家自以為季主,每況愈下,由是藉手于達官要人,舟車交錯於道路。21"每下愈況"在《莊子》原文中,含有由比照而顯明的意思。愈:更加。況:由對照而顯明 。2指情況愈來愈壞。此後每況愈下多為此意思。 故事《莊子.知北游》戰國的東郭子向莊子請教。東郭子問莊子:「你所說的道,到底在哪裏呢?」莊子說:「無所不在。」東郭子請莊子說得具體一點,莊子就舉例說螞蟻、草、磚瓦甚至大小便,都是道所在的地方。東郭子見莊子愈說愈低下,便不想聽下...
得魚忘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語源(出處)2.1 譯文3 近義4 反義5 例句6 引用 釋義捕到魚就忘了捕魚的竹器。原比喻既已領悟道理或掌握精隨,表達它的語言文字就可拋開,不要執著。今指達到目的後就忘記了原來的憑藉。 語源(出處)莊子 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 譯文筌是用來捕魚的,捕了魚就忘了漁具。……我那能同忘言的人來談論呢? 近義忘恩負義 得兔忘蹄 過河拆橋 鳥盡弓藏 兔死狗烹 反義飲水思源 落實思樹 感恩圖報 例句你有今天的地位都是王先生的照顧,千萬不可得魚忘筌、過河拆橋喔! 引用<<中學生多功能成語典>>編者:金淵博、曾鴻儒出版社:...
狐假虎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2.語譯比喻一個人倚仗著背後的強大勢力去欺負人。 3.故事內容戰國時,昭奚恤是楚國有名的大將,威震四方。有一次楚宣王很不明白的問大臣江乙:「我聽說北方國家都很怕昭奚恤,是這樣嗎?」江乙便回答:「大王!讓我講個故事給你聽吧!曾經南山有一隻餓了很久...
高瞻遠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注音2 解釋3 出處4 典故5 補充6 實例7 參考資料 注音ㄍㄠ ㄓㄢ ㄩㄢˇ ㄓㄨˇ 解釋比喻一個人的眼光很遠大。 出處漢·王充《論衡·別通篇》 典故夫閉戶塞意,不高瞻覽者,死人之徒也哉。 補充相似詞:手眼通天 力大無窮 實例做任何事情不能只關心眼前,要有高瞻遠矚的胸懷。 參考資料http://tw.18dao.net/%E6%88%90%E8%AA%9E%E8%A9%9E%E5%85%B8/%E9%AB%98%E7%9E%BB%E9%81%A0%E7%9F%9A
屢試不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黃河隨時漲落,如立春之後水漲到一寸,則夏秋必為一尺,因屢試不爽,故稱為信水。見宋史˙卷九十一˙河渠志一。 2.語譯  屢次試驗,結果都相同。 <補充>爽: 1. 舒適﹑暢快。如:神清氣爽﹑秋高氣爽﹑人逢喜事精神爽。2. 豪邁﹑不拘小節的。如:豪爽﹑直爽。3. 明亮。4. 犯錯﹑違失。如:屢試不爽。詩經˙鄘風˙氓:女也不爽,士貳其行。5. 失﹑違反。如:爽約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無>>...
削足適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注釋2 出處3 例句4 典故 注釋 鞋小腳大,故將腳削小以適合鞋的尺寸。比喻拘泥成例,勉強遷就,而不知變通。語出《淮南子.說林》。 出處 《淮南子.說林》骨肉相愛,讒賊間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養而害所養,譬猶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適:適合 例句 做事不能墨守成規,應該通權達變,否則便猶如削足適履,冥頑不靈必定導致失敗 典故淮南子》是由西漢淮南王劉安召集門下賓客所撰寫,共二十一卷,是一本以道家思想為主軸,旁及其他各家的雜家鉅著。春秋時,晉獻公寵愛驪姬,驪姬為了讓親生兒子奚齊當上太子,於是設計害死了太子申生,又挑撥離間了晉獻公和另外二個兒子重耳、夷吾的感情,逼使他們逃奔出國,而讓...
心無旁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成語名稱2 注音3 成語釋義4 成語出處 成語名稱心無旁騖 注音心(ㄒㄧㄣ)無(ㄨˊ)旁(ㄆㄤˊ)騖(ㄨˋ) 成語釋義旁;另外的;騖:追求。心思沒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專心致志。 成語出處出自梁啟超的「敬業與樂業」,節選自「飲冰室合集」。課文指出,「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說:『主一無適便是敬。』用現在的話講: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