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5.74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江郎才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補充5 實例6 參考資料 解釋用來比喻才思枯竭,再也無法再創佳句的人。 出處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中.齊光祿江淹》 故事南北朝時,有一名叫江淹的年輕人,雖然從小家裡很窮,卻非常好學,年少時就能寫得一手好文章。所以當時不但官做到光祿大夫,還在文壇上享有盛名,大家都尊稱他為「江郎」。但江淹到了晚年的時候,他的文筆變得平淡乏味,毫無特色,作詩也退步了。傳說就在他辭退宣城郡守後,某夜在冶亭獨睡時,夢見一個美男子,自稱是東晉時的大文學家郭璞。他對江淹說:「我有一枝筆放在你那兒已經很多年,現在可以還給我了吧!」江淹往懷裡一探,果然找到一枝五色的彩筆,便將這枝筆歸還給郭璞。從...
孤芳自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3.1 4.相似、相反詞3.2 相似詞3.3 相反詞4 5.例句 1.出處 南朝梁.沈約〈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貞操與日月俱懸,孤芳隨山壑共遠。」 2.語譯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賞。 3.故事內容沈約是南朝的重要文學家,歷仕宋、齊、梁三朝。齊初,因文才出眾,受到愛好文學的竟陵王賞識,而為門下「竟陵八友」之一。後參與蕭衍密謀代齊自立,並為蕭衍擬即位詔書,因此受到重用。沈約的政治地位極高,久享聲望,是當時公推的文壇領袖。由於沈約歷仕三朝,又能仕途順暢,當時部分士人對他頗有看法,認為他缺乏操守,唯靠附庸帝王,隨波逐流而已。但沈約雖位高名重,卻篤信...
沐猴而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相似、相反詞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4.例句 1.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見秦宮室皆已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 2.語譯 指人有人形而無人性。 3.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衣冠禽獸 相反詞 秀外惠中 4.例句 別看他對外行事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其實他為人如沐猴而冠,實在下流。
繁文縟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唐.元稹〈授王永太常博士制〉。 2.語譯繁瑣的儀式或禮節。 3.故事內容「繁文縟節」典源作「繁文縟禮」,指繁縟的儀式禮節。〈授王永太常博士制〉是元稹代皇帝所擬的詔命,太常博士在唐代主要為掌管宗廟禮儀之官。古時天子祭祀祖先和天地,儀式禮節十分複雜,需有專人教授。因此皇帝下詔,任命王永為太常博士,負責在朝廷中教導諸生祭祀、參拜的禮節。後來「繁文縟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繁縟的儀式禮節。出現「繁文縟節」的書證如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一一》:「以繁文縟節為足黼太平;以科條律例...
穠纖合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翻譯4 近義5 反義6 造句 釋義形容人或物大小肥瘦適中。 出處三國魏曹植洛神傳:「濃纖得衷,修短合度。」 翻譯胖瘦適中,高矮合乎標準。 近義風姿綽約 婀娜多姿 娉婷嬝娜 反義骨瘦如材 虎背熊腰 七肥八瘦 造句模特兒們都擁有穠纖合度的身材,走起路來婀娜多姿。
奇貨可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實例5 補充6 參考資料 解釋(1)形容珍貴的貨物被囤積起來,待價而沽。(2)比喻有用的人才,被人控制利用。 奇貨,指罕見的貨物。 居,儲積。 出處史記呂不韋列傳:「子楚為秦質子於趙,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賈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乃往見子楚。」 故事戰國時代有個商人,名叫呂不韋,常往來各國經商,當他到了趙國都城邯鄲時,聽說秦昭王的孫子子楚,被派到趙國做人質,生活過得十分窮困。見到了子楚後,呂不韋不禁自言自語地說:「子楚像一塊稀奇貨物,可囤居以伺高價賣出。」於是向子楚表示,要幫助他光大門庭。後來呂不韋極力攏絡秦國太子安國君及其寵妾華陽夫人。因...
閉月羞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閉月羞花」之「閉月」,典源作「蔽月」,月兒自覺比不上美人,而躲避隱藏。語本三國魏.曹植〈洛神賦〉。「羞花」,形容女子容顏姣好,使花自感羞愧。語本唐.李白〈西施〉詩。「閉月羞花」形容女子容貌十分姣好。 △「沉魚落雁」
莫衷一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同義6 反義7 辨析8 來源 釋義眾說紛紜,不能判斷那個說法對。 出處清。黃協愪 鋤經書舍零墨。三。落英:[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說者聚訟,莫衷一是。] 用法常用於說法、主張;形容議論紛紛,無所適從。 例句孫中山心理建設第四章:[古籍所載指南車,有謂創於皇帝者,有謂創於周公者,莫衷一是。] 同義無所適從、眾說紛紜 反義當機立斷 辨析 來源資料取自於<中學生常用成語典> 宋裕編著
班門弄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2.1 故事內容3 相關語3.1 相似詞3.2 相反語4 例句 釋義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事,不自量力。有時也用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賣弄自己的小本領。 出處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于班、郢之門,斯強顏耳。」) 故事內容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的朋友王緯兄弟,出身於書香世家,富有文采。兩人前來京師為文,柳宗元為他們的唱和詩作寫序,讚美他們有如三國時的應璩、應瑒及南朝時陸機、陸雲兩對兄弟,寫出音律玄妙、內容精美的詩句,並自認所寫的序文是在行家面前獻醜,有如在善於工藝的魯班、郢匠前耍弄斧頭。 相關語 相似詞螳臂拒輪驅羊博虎蚍蜉撼樹 相反語深藏若虛程門立雪 例句...
雞鳴狗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詞意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例句 出處語出司馬遷‧史記‧孟嘗君列傳。漢書‧遊俠傳:「皆藉王公之勢,競為游俠,雞鳴狗盜,無不賓禮。」 故事 有一次,秦昭王邀請孟嘗君訪問秦都咸陽。昭王慕其名,想拜他為相。有人反對,說他是齊國的王侯,怎肯心向秦國,勸昭王把他殺掉。孟嘗君很著急,趕緊託人去向秦昭王的寵妃燕姬求救。燕姬提出條件,要孟嘗君送他一件貴重的禮物,而且指定要一件狐白裘。可是孟嘗君僅有的一件價值千金的狐白裘,已經先送給昭王了,怎辦呢!這時,隨行的門客中有個善於偷東西的人,像狗一般的機靈;他在夜裡潛入秦宮,偷出了那件狐白裘,立刻把它獻給燕姬。燕姬向昭王一說,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