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8.05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放縱。如:「恣情作樂」。《文選.張衡.思玄賦》:「淹棲遲以恣欲兮,耀靈忽其西藏。」《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及吳王濞恣,屈強猖猾始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燒、灼。唐.李白〈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詩:「陽何太赫,海水爍龍龜。」
摧枯拉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舊五代史.卷二七.唐書.莊宗本紀一》:「若簡練兵甲,倍道兼行,出其不意,以吾憤激之眾,擊彼惰之師,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圍定霸,在此一役。」 02.《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卷上.禮烈親王》:「太宗大度如天,從諫如流,固宜海內英豪,聞風景附,屋彼明社,有如拉朽摧枯也。」 參考詞語︰拉枯折朽注音︰ㄌㄚ ㄎㄨ ㄓㄜˊ ㄒ|ㄡˇ漢語拼音︰lā kū zhé xiǔ釋義︰猶「摧枯拉朽」。見「摧枯拉朽」條。 01.宋.釋文瑩《玉壺清話.卷七》:「至唐河,天未明,虜騎去我軍將近,遂釋鞅,會食,食罷將戰,倫舉兵一鏖,如拉枯折朽。」 參考詞語︰摧朽拉枯注音︰ㄘㄨㄟ ㄒ|ㄡˇ ㄌㄚ ㄎㄨ漢語拼音...
鶉衣百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鶉衣」:《荀子.大略》子夏1>貧,衣若縣鶉2>。人曰:「子何不仕?」曰:「諸侯之我者,吾不為臣;大夫之我者,吾不復見。柳下惠與後門者同衣而不見疑,非一日之聞也。爭利如蚤甲而喪其掌。」 〔注解〕 (1) 子夏:卜商(西元前507∼前400),字子夏,春秋時衛國人。為孔子弟子,擅長文學,精研《詩》教。孔子歿後,子夏講學於西河,魏文侯師事之。 (2) 縣鶉:懸掛著的鶉鳥。鶉尾短禿,形似敝衣,因以形容衣服破爛。縣,音ㄒㄩㄢˊ,繫、掛。同「懸」。鶉,音ㄔㄨㄣˊ,鵪鶉,形似雛雞,頭小尾短而圓胖,羽毛以赤褐色為主,善走而不善飛,以種子、穀類、昆蟲等為食。。 2、「百結」:晉.王隱《晉書》(據《...
哀鴻遍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小雅.鴻鴈》鴻鴈于飛,集于中澤。之子于垣,百堵皆作。雖則劬勞,其究安宅。鴻鴈1>于飛,哀鳴嗷嗷2>。維此哲人3>,謂我劬勞4>。維彼愚人,謂我宣5>。 〔注解〕 (1) 鴻鴈:動物名。一種群居水邊的候鳥。羽毛呈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間有蹼。食植物種子、蟲、魚以維生,亦稱為「大雁」。 (2) 嗷嗷:狀聲詞。形容哀號聲。嗷,音ㄠˊ。 (3) 哲人:賢明而智慧卓越的人。 (4) 劬勞:勞苦、辛勤。劬,音ㄑㄩˊ,勤勞、勞苦。 (5) 宣奢。
焦頭爛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霍氏在西漢時期是一個政治勢力十分龐大的家族,霍去病是漢武帝相當倚重的討伐匈奴大將,同父異母弟的霍光同時也備受武帝信任,並曾受遺詔輔佐少主昭帝,後又議立宣帝繼位,其女甚且成了宣帝的皇后,前後秉政近二十年,一手掌握朝中大權,連皇帝都要敬畏三分。霍光死後,霍氏家族更是專恣奢。大臣徐福深恐霍氏造反,便上書宣帝,建議壓抑霍氏,以免後患。不過當時宣帝並沒有採納他的意見。後來霍氏果然因陰謀造反遭到滅族,所有鎮壓有功的人都受到獎賞,只有徐福沒有得到任何表揚。有人便替徐福打抱不平,上書給皇帝說:「有一戶人家的灶,煙囪是直的,旁邊又堆著柴火。客人看見了,便勸那家的主人把煙囪改成彎的,把柴火移開,以免發生火災,但...
委曲求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用平常心去看待天下一切事物,不堅持己見,才能客觀;不自以為是,才能受尊重;不自我誇耀,凡事易成;不傲自矜,反而能夠長久。急於張揚顯溢,反而引起無數的紛爭。求全之道,莫過於「不爭」,聖人不與人爭,天下反而沒有人可以與他爭。所以老子認為古人所說的:「曲則全」,就是說委曲就可以保全,這絕不是一句空話,是實實在在可以達到的。後來「委曲求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委曲自己,遷就別人,以求保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捨不得、小器。如:「吝嗇」、「吝惜」。《書經.仲虺之誥》:「用人惟己,改過不吝。」《論語.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故態復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故態復萌」。見「故態復萌」條。 01.宋.朱熹〈中奉大夫直煥章閣王公神道碑〉:「然公威望素孚,兵聞風畏讋,不敢復為故態。」 參考詞語︰故態萌注音︰ㄍㄨˋ ㄊㄞˋ ㄇㄥˊ漢語拼音︰gù tài méng釋義︰即「故態復萌」。見「故態復萌」條。 01.明.徐一夔〈至正己亥兵後明年八月之望同守繆公招同諸彥集南湖即席分韻得久字〉詩:「狂奴故態萌, 然開笑口。」 參考詞語︰故態復作注音︰ㄍㄨˋ ㄊㄞˋ ㄈㄨˋ ㄗㄨㄛˋ漢語拼音︰gù tài fù zuò釋義︰即「故態復萌」。見「故態復萌」條。 01.清.黃景仁〈別亦園諸君即用屠笏巖贈別原韻〉詩:「脫帽露頂長叫呼,狂奴故態今復作。」 02....
呆若木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呆若木雞」的「木雞」指木製的雞,見於《莊子.達生》中,原是用來比喻訓練有素的鬥雞,在任何情況下都十分沉著,紋風不動。鬥雞,是一種使雞相鬥以決勝負的遊戲。從前有個叫紀渻(ㄒㄧㄥˇ)子的人為齊王馴養這種戰鬥用雞,十天後齊王問:「可以了嗎?」他回答道:「還不行!牠看來還是很傲,很容易衝動。」又過了十天,齊王再度詢問,他仍說:「還是不行!別的雞鳴叫,牠就跟著叫,不夠沉著。」再過十天,齊王再問,他又說:「還是不行!牠的氣勢還太旺盛。」終於在十天後,齊王再問時,他說:「可以了!牠現在對於其他同伴的鳴叫毫無反應,沈穩的態度使牠外表看來像是隻木製的雞,可說是已具備了完善的戰鬥力。我想別的雞只要看到牠的樣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