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4.33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顧炎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絡。提出貴創、博證、致用三種研究考證方法。貴創主張不蹈襲古人,博證主張引據參證,詳其本末,而證一物一事之實,決無可疑;致用主張學問要及於當世之務,不為清談浮泛之文。主張窮經致用,反對言之無物之擬古文學,應酬文字、浪漫文學。主張文學應為聖賢立言、明道、載道。學宗程、朱,篤六經,旁涉國家典制,以及天文,儀象、兵農之屬。晚年則精研考證,兼嗜金石。著有亭林詩文集、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音學五書等書。 三目從平定三藩之亂以后,清王朝在中國的統治穩定下來了。但是,還有一點叫康熙帝不大放心,這就是怕有些明朝留下來的文人心里不服。于...
憂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慮擔心。[例]他得知母親生病一事,憂心不已。
煮字療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賣文維生。如:「文藝創作肩負文化承傳的重責大任,千萬不要誤以為那只是文人煮字療飢,糊口度日的手段而已。」
百依百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事都能順從。《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那時也倒聰明伶俐,做爺娘的百依百順,沒一事違拗了他。」《兒女英雄傳》第三回:「這位安公子是那女孩兒一般,百依百順的人,怎麼忽然的這等執性起來。」也作「百順百依」、「百依百隨」。
見仁見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易經.繫辭上》:「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對同一事情,每個人看法各異。也作「見智見仁」、「見仁見智」。
置身度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詞置之腦後、置之不顧 相反詞斤斤計較 5.例句你完全有條件做另一種選擇,那就是置身度外,三緘其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認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某一事物經分析思考後所作的判斷。如:「我不認為他會出席會議。」
時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常、經常。如:「我小時候很淘氣,時常惹禍。」《三國演義》第三六回:「時常餽送物件,必具手啟。徐母因亦作手啟答之。」《紅樓夢》第七回:「讀書一事,也必須有一二知己為伴,時常大家討論,纔能進益。」也作「時時」、「時時刻刻」。
不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不准、不許。《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二》:「有一事最大,救取夫人,不管分毫有損害。……只管擒賊不管敗。」
宗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教(religion)依照社會學家涂爾幹所指宗教是針對神聖事務,意區分開並禁止接觸的信仰與儀式的統一體系,所有持手這些信仰和一事的人團結成一個叫做「教會」的單一道德社群內。註1:宗教是一個有關神聖事物的信仰與實踐體系,是超越人類世界的描述,純屬心智的活動。目錄1 宗教要素1.1 信仰1.2 神聖事務1.3 宗教儀式1.4 道德社群2 參考書目 宗教要素 信仰涂爾幹認為宗教信仰將整個社會分為兩大區塊,分別是「神聖」(the scared)與「世俗」(the profane),而宗教的功能則在說明及表徵何謂神聖?張示與神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