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義務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務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指政府有義務運用公共資源保障所有適齡兒童所接受的教育。義務教育的三個基本原則是強制、普遍與免費。強制是指凡是適齡兒童都應強制接受教育的義務,普遍是教育對象沒有階級或是出身的限制,免費則是義務教育的提供是免納學費的。1717年普魯士王國開始實施義務國民教育,是全世界第一個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現代各個先進國家地區都有實施義務教育,只是國家提供之義務教育年數和成效不一。我國根據「國民教育法」以及「強迫入學條例」規定,六到十五歲國民為適齡國民,都應接受國民教育。國民教育分為兩階段,前六年為國民小學教育,後三年為國民中學教育。
如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變,保持一貫的。[例]始終如一、表裡如一
置若勿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找出寫這篇文章的人,處以極刑。一時間,傾朝都籠罩於妖書的陰影下,許多大臣因此受到牽連。當時的大學士沈一貫素與禮部侍郎郭正域不合,郭正域曾是沈一貫的學生,但郭正域一直對沈一貫不服,時常忤逆他,沈一貫因此懷恨在心。妖書事發後,有人向他密告可能是郭正域所為。沈一貫知道郭正域的為人,不可能寫下這篇大逆不道的文章,但一直對過去的事情耿耿於懷,不願替他出言辯護,甚至火上加油,向皇帝暗示郭正域可能涉案。神宗聽了大怒,下令將郭正域關起來,並免去他的官職。其他大臣見他命將不保,趕緊去向沈一貫說情,沈一貫才出面解除了部分危機。經歷了這場事,郭正域雖然保住了性命,但他身邊的許多人卻受到牽連,自己也被罷官還籍,最後死...
聆聽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資料(註一) 中華民國100年4月26日臺國(二)字第1000068059B號令修正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國語文及重大議題。(註二) 鄭美珠編:《國語文教學理論與應用》,台北:紅葉文化,2008年6月初版。頁27-39。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591587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聆聽教學英文關鍵字:the Teaching of listening
邱妙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夠否定,但一般人還是在她以自殺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後,才開始回溯性地認真看待她的作品。而邱妙津的小說一貫具有非常濃厚的自傳性色彩,因此,閱讀邱妙津的小說,和她本身的心理糾結是無法分割的,讓身處在類似情況下的讀者,心有戚戚焉。責任編輯人:范孟軒
齊驅並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並駕齊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南朝文人劉勰的《文心雕龍》一書,主要在論述文章的體制以及文學源流、原理、批評方法等,對後世文學創作與文學批評有很深遠的影響。其中〈附會〉一篇闡述文章結構要首尾一貫,文意要緊密充實的寫作道理。說明寫文章必須先構思文章的架構,因為文章並沒有固定的格式規範,寫作時的思緒也是變化多端,如果一開始不先做好全面的安排,文意一定會相當混亂,也就不可能寫出好的文章,所以一定要先認識文章的條理。劉勰用駕馭馬車來比喻構思的重要性:「駟牡異力,而六轡如琴;並駕齊驅,而一轂統輻」,意思是說:這就有如四匹馬拉車,每匹馬的力道不一,但韁繩如能操作得像琴弦一樣和諧的話,四匹馬就能...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1世紀是科技高度發展、社會快速變遷、國際關係日益密切的時代。教育部針對國民教育階段修訂跨世紀的九年一貫新課程,目的是以人性化、生活化、適性化、統整化與現代化的學習領域教育活動,傳授基本知識,養成終身學習能力並培養身心充分發展的健全國民與世界公民。國民教育的最終目標在培養健全的國民,為了因應新世紀的需要,我們的國民必須要有良好的適能,才能擔負新時代的任務。美國健康教育體育休閒舞蹈學會(AAHPERD)根據適能(fitness)的觀點,對健康提出了整體性的概念,認為真正完整的健康應由5個安適狀態(well-being)所構...
十大建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Instruction)1997年起,教育部推動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以及挑戰2008國家重要發展計畫等,可見得我國九年一貫課程的教育改革以及國家擴大內需計畫的進行,將國民中小學在資訊科技的基礎建設上使得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外在因素趨於完備。資訊融入教學可視為是一種教學型態或策略,其是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 assistance instruction,CAI)概念的延伸,隨著電腦與資訊科技媒體...
宗教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推動了西方的現代性,而宗教的理性化則源自於神才(charisma)權威的開創,使得信仰體系能夠首尾一貫。如韋伯在《Protestant Ethics and Capitalism》之中表示,Calvin的《預選說》,造成了人民在信仰以及生活之間的高度緊張,亦即人們不知道自身「是否得救贖」,於是極力追求財富上的成功以驗證自身是否被揀選,而間接造就了現代社會的重要元素:資本主義。(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宗教社會學 參考文獻註1: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三版;王振寰;巨流 P.243~P.245註2:圖解社會學;吳逸驊;易博士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