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8.65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素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貫的習尚。《宋史.卷二六九.王祐傳》:「此吾家素風,爾曹當毋忘也。」
深藏簡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深居簡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愈(西元768∼824),字退之,通六經百家之學,創作頗多;崇尚儒學,排斥佛老思想。唐代由於佛教鼎盛。因此,當時的文人及達官貴人,多與僧侶往來,互贈詩文。〈送浮屠文暢師序〉就是韓愈贈予僧侶文暢的文章。文中表達了他一貫擁護儒家仁義道統的立場。他認為:在天下未教化之初,人民和禽獸是沒有什麼不同的。後來聖人出現,治理天下,因為施行仁義和禮樂刑政,人民才得以安逸的生活,也正因為仁道,才能世世代代相傳而固守著傳統的文化,就像鳥兒,一低頭就是要覓食;一抬頭,就會環顧四方;野獸們藏身在隱僻的深山,很少出來活動。這都是因為害怕其他的動物會傷害自己,因而時時提高警覺...
付之罔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找出寫這篇文章的人,處以極刑。一時間,傾朝都籠罩於妖書的陰影下,許多大臣因此受到牽連。當時的大學士沈一貫素與禮部侍郎郭正域不合,郭正域曾是沈一貫的學生,但郭正域一直對沈一貫不服,時常忤逆他,沈一貫因此懷恨在心。妖書事發後,有人向他密告可能是郭正域所為。沈一貫知道郭正域的為人,不可能寫下這篇大逆不道的文章,但一直對過去的事情耿耿於懷,不願替他出言辯護,甚至火上加油,向皇帝暗示郭正域可能涉案。神宗聽了大怒,下令將郭正域關起來,並免去他的官職。其他大臣見他命將不保,趕緊去向沈一貫說情,沈一貫才出面解除了部分危機。經歷了這場事,郭正域雖然保住了性命,但他身邊的許多人卻受到牽連,自己也被罷官還籍,最後死...
一綱多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綱多本」即是指目前國民中小學使用教科書都是由民間多家教科書出版商根據目前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即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內容之規定,編訂每一年級階段能力指標,經國立編譯館審查後供全國國民中小學選用。因為是根據同一課程綱要所訂定之多樣版本國民中小學用教科書,被稱為「一綱多本」。
方駕齊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並駕齊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南朝文人劉勰的《文心雕龍》一書,主要在論述文章的體制以及文學源流、原理、批評方法等,對後世文學創作與文學批評有很深遠的影響。其中〈附會〉一篇闡述文章結構要首尾一貫,文意要緊密充實的寫作道理。說明寫文章必須先構思文章的架構,因為文章並沒有固定的格式規範,寫作時的思緒也是變化多端,如果一開始不先做好全面的安排,文意一定會相當混亂,也就不可能寫出好的文章,所以一定要先認識文章的條理。劉勰用駕馭馬車來比喻構思的重要性:「駟牡異力,而六轡如琴;並駕齊驅,而一轂統輻」,意思是說:這就有如四匹馬拉車,每匹馬的力道不一,但韁繩如能操作得像琴弦一樣和諧的話,四匹馬就能...
一隙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竅不通」之典源,提供參考。 《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亡國之主一貫,天時雖異,其事雖殊,所以亡同者,樂不適也。樂不適則不可以存。糟丘酒池,肉圃為格,雕柱而桔諸侯,不適也。刑鬼侯之女而取其環,截涉者脛而視其髓,殺梅伯而遺文王其醢,不適也。文王貌受,以告諸侯。作為琁室,築為頃宮,剖孕婦而觀其化,殺比干1>而視其心,不適2>也。孔子3>聞之曰:「其竅4>通,則比干不死矣。」夏、商之所以亡也。 〔注解〕 (1) 比干:商朝人,生卒年不詳。商王紂的叔父,與微子、箕子稱殷之三仁。因諫紂不聽而被殺。 (2) 不適:不合乎義理。 (3)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
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師資培育法第十條規定:「師資培育課程……應著重道德品格之陶冶、民主法治之涵泳、專業精神及教學知能之培養。」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八條規定:「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於九十學年度開始實施之九年一貫課程,已將性別平等教育納入課程綱要之中,成為所有中小學教師所需具備專業知能之一部分。爰師資培育課程中應納入兩性平等教育之內涵。其中師資培育職前教育之性別平等課程實施方式有三: (一)將性別平等教育觀念融入所有職前教育科目中(二)開設性別平等教育之專門課程(三)以上二者並行至一般教師之性別平等教...
萬貫腰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腰纏萬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貫」是古代計算錢幣的單位,一千錢為一貫,由此可以想見一個「腰纏萬貫」的人,應該是個擁有龐大資產的富人。「腰纏萬貫」這句成語,其實是由「腰纏十萬貫」演變而來。在南朝梁人殷芸的《小說.卷六.吳蜀人》中記載著一則故事:有幾個人聚在一起談論各自的志願,有人說「願為揚州刺史」,有人說「願多貲(ㄗ)財」,還有人說「願騎鶴上昇」,這三個人的志願其實就是當官、發財、成仙,也是一般人最普遍的渴望。而在他們三人說完後,又有一人跟著說出他的志願是:「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也就是帶著很多的財富,成仙駕鶴,前往揚州就任刺史,把前面三個人的願望都包含進去了,表示他希望能三...
破釜沉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做事果決、勇往直前。參見「破釜沉舟」條。如:「他保有一貫的作風,破釜沉船,終於奪下歌唱冠軍的寶座。」
子母相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貨幣輕重相權後,即以一種為標準,定出其他貨幣的交換率。引申為互相調劑。《元史.卷一四.世祖本紀一一》:「以至元寶鈔一貫文當中統交鈔五貫文,子母相權,要在新者無冗,舊者無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