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鄒魯遺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孟遺留下來的儒家學風。《梁書.卷三九.羊傳》:「吾聞仁者有勇,今見勇者有仁,可謂鄒魯遺風,英賢不絕。」
庾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89~340)字元規,晉鄢陵人。明帝立,奉遺詔輔政,成帝朝為中書令,政事一決於亮,平蘇峻之亂,拜征西將軍,後代陶鎮武昌,遙執朝政。時晉室偏安,亮力圖恢復中原,未成而卒。
秦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的散文题材十分廣泛、談古論今、旁徵博引,顯示出深厚的生活和知識根底。作者從歷史和日常生活中的見聞談起,以土地為對象,有時展現新時代的風貌,有時則追敘慘痛的歷史,有時又歌頌新社会的建設者等等……,從古至今,從草木禽獸到人情百態、到故事傳說,甚至到現代科技,都囊括在一篇散文之中,提供讀者極為豐富的歷史教材。 著作《秦牧全集》、《火種集》、《秦牧散文集》、《彩蝶樹》、《秦牧兒童文學全集》、《秦牧文集》、《秦牧散文選》、《花城》、《秦牧科普作品選》...
雌黃信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信口雌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信口雌黃」原作「口中雌黃」。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時代環境的動盪不安,道家老子和莊子的清靜無為思想,因此得以流行,許多人都喜歡以老莊思想為談論內容,王衍就是其中的一個。他每每在談論老莊玄妙的哲理時,總能而談,即使是講錯了,或是在道理上有說不通的地方,仍然不慌不忙地隨口改正,彷彿嘴裡含了雌黃,隨時改正,所以大家都稱他是「口中雌黃」。後來「信口雌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顧事實真相,而隨口亂說或妄作批評。出現「信口雌黃」的書證如清.張雲璈〈察吏行〉:「太守觀察本切近,豈肯信口生雌黃。」
分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極其短暫的時間。《晉書.卷六六.列傳.陶》:「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
截髮留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母為招待賓客而截髮變賣,換取米糧的故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後比喻女性待客十分誠摯。《隋唐演義》第四回:「只他母親寧夫人,他娘子張氏,也都有截髮留賓、剉薦供馬的氣概。」
松枯石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孩童。後世用以比喻短壽。 (3) 陶潛:西元356∼427,一名淵明,字元亮,東晉潯陽柴桑人,陶的曾孫。安貧樂道,嘗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比,世稱靖節先生。詩名尤高,堪稱古今隱逸詩人的宗師。 (4) 遺:捨棄。 (5) 一丸五色:五種顏色藥丸。指長生不老藥。 (6) 松薪:以松木為柴火。薪,木柴。
惜分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惜極微少的時間。《晉書.卷六六.陶傳》:「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
封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文件封緘加蓋印記。《晉書.卷六六.陶傳》:「軍資器仗牛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倉庫,自加管鑰。」
養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培養聲望。《晉書.卷六六.陶傳》:「君子當正其衣冠,攝其威儀,何有亂頭養望自謂宏達邪!」《北史.卷五六.魏收傳》:「不養望於丘壑,不待價於城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