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5.01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權對此十分怨恨,便派魯肅索要荊州。孫劉兩方的將領在陣前“單刀會”,據理相爭但最終不歡而散。孫權命呂蒙備進攻荊州南部,魯肅將萬餘人馬於益陽牽制關羽,劉備從益州帶兵回援。時關羽號稱有三萬人馬,自選五千精銳準備從上游渡河,吳將甘寧率領一千人前往駐守,關羽得知後就沒有過河,在河對岸扎營,這個地方後來稱為“關羽瀨”。此時,曹操進取漢中的張魯,劉備便迅速和孫權修和,協議平分荊州,但雙方關係已趨惡化。孫權方仇視劉備、關羽君臣。 威震華夏219年,劉備稱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同年關羽進攻荊州北部樊城,曹操派大將於禁援救,時大...
難為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羞慚,沒有面子。晉.石崇〈王明君辭〉:「傳語後世人,遠嫁難為情。」《文明小史》第四三回:「藩臺恐怕拆散場子,大家難為情,忙喝一聲道:『不笑!』」也作「難以為情」。
李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陵、衡陽、零陵一帶稍事盤桓,就回到潯陽。以後又重遊金陵,來往宣城,歷陽等地。臨卒前一年,李光弼東鎮臨,抗拒史朝義,他聞訊請纓,還想為國效力,不幸中途因病折回,於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在當塗令李陽冰任所逝世,享年六十二歲。這一階段李白漸入淒涼老病的晚境,然而他的詩情酒興,還是不減當年。下面所選的《江夏別宋之悌》反映了暮年李白對國家無奈之情。風格評價:李白才情橫溢,其詩奔放不群,俊逸清新,為浪漫派詩人代表,有「詩仙」之名。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天寶元年,應詔入長安,供奉翰林。賀知章見其文,讚嘆為「天上謫仙人」。學術:...
準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式、標準。《晉書.卷四九.謝鯤傳》:「端委廟堂,使百僚準則,鯤不如亮。」也作「式」、「準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限定、約期。《後漢書.卷四一.鍾離意傳》:「意遂於道解徒桎梏,恣所欲過,與剋期俱至,無或違者。」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備筵席茶禮花紅,剋日過門者。」
國立曾文農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立曾文初級農業職業學校」,並由李兆彥先生出任校長。自三十九年試辦高農,設農藝科一班,至四十一年始奉成為「三三」制完全農校。四十六年改農藝科為綜合農業科,五十二年再增農產製造科,迄五十三學年全校高、初農兵十二班,學生數總共四百九十有五人。五十四年秋改隸省立,省府派黃為業先生為改隸後首任校長。五十五學年停招初農新生,新設五年制農科,增農藝、園藝、農製、畜牧等四科,與三年制高農雙軌並行,並開始兼收女生,是年高農再增園藝一科,五十六學年度畜牧獸醫科成立。五十七學年度為配合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本校再度奉令改制,更名「台灣省立曾文...
常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慣常奉行的規矩。唐.范攄《雲谿友議.卷上.古製興》:「其所試賦,則常規。」《醒世恆言.卷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賈公見姻事不就,老婆又和順了,家中供給又立了常規,捨不得擔閣生意,只得又出外為商。」
證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憑據表明事實。[例]他的身分經證明無誤後,方獲進場。
撇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撇開,表示與自己沒有關係。如:「如果這件事真的跟你無關,你又何必那麼急著要撇清呢?」明.無名氏《鬧銅臺》第三折》:「你在梁山假撇清,吾今與你到公廳。反賊休想存留命,定今朝不得生。」
籍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生長或寄居已滿法定年限,予入籍之地。也稱為「本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