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功虧一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武王滅了商朝,安定天下,聲威顯赫,四方蠻夷都來進貢。西方有個叫旅的國家,進貢了幾隻土產的獒犬。召公奭害怕武王玩物喪志,王繼續修德慎行,重視賢能,不要珍惜異物,以盡安定國家和保護人民的責任。如果不注意小節,最後會連累大德,就像堆積一座土山,已堆到九仞,只差一簣土了,卻不肯覆上去而放棄,功敗垂成,這實在太可惜了。「功虧一簣」出現在這席話中,比喻事情只差最後一步,卻因未能堅持到底而前功盡棄。
前倨後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 〔注解〕 (1) 說:音ㄕㄨㄟˋ,用言語人,使其聽從或採納。 (2) 洛陽:東周的首都,為蘇秦的故鄉。位於今河南省西部的洛陽盆地內。 (3) 蛇行匍伏:像蛇一樣曲身在地上爬行。匍,音ㄆㄨˊ。伏,伏地而行。。 (4) 倨:傲慢無禮。 (5) 季子:蘇秦的字。〔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史記.卷六九.蘇秦列傳》
砥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勉勵。[例]同學之間應互相砥礪,彼此勉。
提綱挈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綱」,提起魚網的總繩。語本《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挈領」,提起衣服的領子。語本《荀子.學》。「提綱挈領」比喻抓住事理的重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若、如果,表示假設。《荀子.學》:「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之不近,庶人不服。」宋.蘇軾〈留侯論〉:「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後可以就大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摘取、弄斷。如:「反掌折枝」。《荀子.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固執、倔強。如:「他的脾氣真拗。」《警世通言.卷四.拗相公飲恨半山堂》:「因他性子執拗,主意一定,佛菩薩也他不轉,人皆呼為拗相公。」
舉案齊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齊眉舉案注音︰ㄑ|ˊ ㄇㄟˊ ㄐㄩˇ ㄢˋ漢語拼音︰qí méi jǔ àn釋義︰即「舉案齊眉」。見「舉案齊眉」條。 01.宋.呂勝己〈西江月.日日齊眉舉案〉詞:「日日齊眉舉案,年年酒持觥。今年著意壽卿卿,幼稚綿綿可慶。」 02.明.李開先〈推美婦之意代為答〉詩:「勿論經商與力農,禮成夫婦自情濃,……齊眉舉案何人者?今古雖殊願比蹤。」  參考詞語︰案舉齊眉注音︰ㄢˋ ㄐㄩˇ ㄑ|ˊ ㄇㄟˊ漢語拼音︰àn jǔ qí méi釋義︰即「舉案齊眉」。見「舉案齊眉」條。 01.元.童童學士〈新水令.燒痕回綠遍天涯套.甜水令〉曲:「案舉齊眉,帶綰同心。釵留結髮。」  參考詞語︰鴻案相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言語說,使人聽從或採納自己的意見。如:「說客」、「說服」、「遊說」。《孟子.萬章上》:「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湯而說之以伐夏救民。」
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才德的人,弟弟盜跖卻是個為害天下的大盜,不能教導他引他走向正道,我替你感到羞愧。我自願替你當說客去他。」柳下季就回答說:「當為人晚輩不聽父兄的戒時,即使像先生您這麼能言善辯,又能拿他怎樣呢!況且盜跖的為人,思想靈敏猶如噴湧的泉水,情緒變化起伏就像驟起的狂風,飄忽不定,力量強大可以抵抗敵人的攻擊,口齒伶俐足以遮掩自己的過失,順他的心意就高興,不順心就生氣,而且容易用話來侮辱人。您就不用去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文過飾非」這句成語,用來指掩飾過失、錯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