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2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邯鄲學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秋水》有一段戰國時名家公孫龍和魏國公子魏牟的對話。公孫龍認為自己通達事理,博聞善辯。但當他聽到莊子的言論卻覺得困惑,無法理解,於是問魏牟是否是因自己的學識不足?魏牟則以為公孫龍像井底之蛙,見識淺薄,眼界狹小,所以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玄妙之處。就算花工夫去學習,也只能學得皮毛。因此公孫龍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到了最後不但不能學得莊子的學問,反而喪失了自己原有的學問,就像戰國時燕國有位年輕人,因為羨慕趙國首都邯鄲人走路的姿態,所以前往學習。結果不但沒學成邯鄲人走路的美姿,連自己原來的步法都忘了,最後只有爬著回去。後來「邯鄲學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模仿不成,反而失去自我。
自怨自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詞義3 用法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孟子》萬章上:「太甲悔過,自怨自艾」 詞義埋怨自己做錯了是,並加改正。艾,通「刈」,割草,喻為改正過錯。 用法用以形容做錯事而自我悔恨。 相似詞悔恨交加/怨天尤人 相反詞無怨無尤 例句自從出獄以後,他終日自怨自艾,你應他才好。
杞人憂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而放心,反而擔心起以氣體構成的天,會不會無法支撐日月星辰的重量,日月星辰會因此而墜落。那個人只好又他說:「日月星辰也不過是氣體中發亮的部分,即使墜落也不會傷人啊!」終於,他停止了對天的擔憂,卻轉而憂慮不知道什麼時候地會塌陷。那個人接著解釋:「地是由許多土塊累積成的,這些土塊密密實實的充塞在每個角落,你已經是整天在上面行走踩踏,有什麼理由讓你疑心地會塌陷呢?」他聽了這番話後,心中的疑慮終於消失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杞人憂天」,用來比喻缺乏根據且不必要的憂慮。
三人成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龐恭和魏太子同去趙國當人質,臨行前龐恭以三人成虎諫惠王不要聽信讒言。典出《戰國策.魏策二》。比喻謠言惑眾。《隋唐演義》第二回:「正是積毀成山,三人成虎。到開皇二十年十月,隋主御武德殿,宣詔廢勇為庶人。」也作「市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拿、持。如:「將酒來」。唐.李白〈俠客行〉:「將炙啖朱亥,持觴侯嬴。」
沽名釣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沽名釣譽」係由「沽名」及「釣譽」二語組合而成。 「沽名」在《廙別傳》中可見。三國時期的劉廙,見到弟弟劉偉與魏諷交好,就諫他說:「結交朋友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於學習別人的賢能之處。然而現在的人只知道結黨營私,不論人品,完全違背聖人的教誨。我看魏諷這個人,不修養自己的德行,只知道與人結交應酬,虛浮而不切實際,是個故意做作以謀取名聲的人。我你要謹慎小心,不要再和他往來了!」但是劉偉沒有聽從,後來魏諷果然謀反,劉偉也牽連被殺。 「釣譽」則見於《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傳.公孫弘》。公孫弘是漢初的丞相,輔佐君王,奉行儉約,輕視財富,重視仁義,功勞甚大,因此在平帝時王元后的詔書中,曾經讚許公孫弘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認為、以為。《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告臧孫,臧孫以難;告郈孫,郈孫以可。」唐.柳宗元〈為裴中丞上裴相賀破東平狀〉:「竊以自古中興之主,必有命代之臣。」
南轅北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戰國策.魏策四》載,戰國時,魏國安釐王想要出兵攻打趙國首都邯鄲。臣子季梁得知了這個消息,立即從旅途中折返,想回去阻。一回到魏國,季梁顧不得衣服的髒亂和滿身的塵埃,便匆匆忙忙地趕去見安釐王,告訴他說:「我在路上遇到一個人,他要去楚國,卻駕車往北方走。我問他說你要去南方的楚國,怎麼會往北方走呢?他回答說他有很快的馬、很多的旅費、很好的馬伕,所以絕對可以到達目的地。但實際上因為他是往相反的方向走,馬愈快、旅費愈多、馬伕愈好,反而使他離楚國愈遠。今天大王您想成就霸王之業,取信於天下諸侯,依仗著強大的軍力去攻打趙國,想藉此擴充領地,提高聲望,其實這樣的舉動愈多,愈失信於天下,離成就霸王事業的心願也...
錦上添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花添錦上注音︰ㄏㄨㄚ ㄊ|ㄢ ㄐ|ㄣˇ ㄕㄤˋ漢語拼音︰huā tiān jǐn shàng釋義︰猶「錦上添花」。見「錦上添花」條。 01.宋.陳著〈真珠簾.魚軒富貴人間少〉詞:「已九霞觴,春意濃於酒。……知否。這花添錦上,年年重九。」 04.明.汪廷訥《種玉記.第二四齣》:「明光起草在須臾,真似花添錦上,教我頃刻舒眉。」 參考詞語︰錦上鋪花注音︰ㄐ|ㄣˇ ㄕㄤˋ ㄆㄨ ㄏㄨㄚ漢語拼音︰jǐn shàng pū huā釋義︰猶「錦上添花」。見「錦上添花」條。 01.《古尊宿語錄.卷二○.舒州白雲山海會(法)演和尚初住四面山語錄》:「古人道,拈起也,天回地轉;放下也,草偃風行。...
墨守成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聊城一年,實在了不起啊!但是齊國是絕對不會放棄聊城的,會堅持到收復為止,這樣還能在這小城裡撐多久呢?他不如將這些軍力帶回燕國,不但可以幫助祖國度過難關,又可以建立自己的功績名聲。燕將看了信後,覺得很有道理,便收兵回國了。這裡的典源用了「墨翟之守」。《墨子》裡記載:有一次,楚國要攻打宋國。當時有名的工匠魯班特地為楚國造了一座雲梯,做為攻城之用。墨子聽了趕緊去找魯班,跟他在楚王面前預演,要證明這座雲梯沒有用處,讓楚王打消攻宋的念頭。墨子用衣帶圈起來當城池,用木板當武器,魯班連用了多種方法進攻都沒有成功,而墨子守禦的方法還有餘。這就是所謂的「墨翟之守」。魯仲連便用這個故事來形容燕將的軍隊固守聊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