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2.01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席不暇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百里奚轉鬻,管仲束縛,孔子2>無黔突3>,墨子4>無煖席5>。是以聖人6>不高山,不廣河7>,蒙辱以干8>世主,非以貪祿慕位,欲事起天下利而除萬民之害。蓋聞傳書曰:神農憔悴,堯瘦臞,舜黴黑,禹胼胝。由此觀之,則聖人之憂勞百姓甚矣!故自天子以下至於庶人,四胑不動,思慮不用,事治求澹者,未之聞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班固〈答賓戲〉。 (2)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
玉石俱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鏡花緣》第二四回:「女兒既有所見,兼因駙馬暴戾異常,將來必有大禍,惟恐玉石俱焚,因此不避羞,曾於黑夜俟駙馬安寢,暗至他的門首,勸他急速回鄉,另尋門路。」
嘔心瀝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戰而勝。大家不求富貴,不掛念妻兒,如此用盡心血,極盡辛勞,時時自我警惕,奮發圖強,準備殺敵報仇雪,這是為了什麼呢?就是為了消滅鏟除貪暴的人。這裡的原文就用了「瀝血叩心」,來比喻「費盡心血,極盡辛勞」。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嘔心瀝血」,用來比喻費盡心思,用盡心血。
師心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一意孤行,自以為是,自矜自是,固執自見,剛愎自用,獨斷專行反義:不下問,從善如流,從諫如流,虛懷若谷辨似: 形音辨誤 同 「師心自用」及「剛愎自用」都有不接受他人意見的意思。異 「師心自用」側重於自以為是而固執;「剛愎自用」側重於態度強硬、任性而固執。 師心自用 剛愎自用 辨似例句 ○ ○ 這種事必須集思廣益,不能~,否則失敗的機率會很高。 ○ ㄨ 做學問如果像他這樣~,就很容易陷入自以為是,難窺大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據有、占有。漢.王符《潛夫論.論榮》:「處隸圉不足以為,撫四海不足以為榮。」《三國演義》第七三回:「今已撫有兩川之地,可以應天順人,即皇帝位。」
鶉衣百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懸鶉百結注音︰ㄒㄩㄢˊ ㄔㄨㄣˊ ㄅㄞˇ ㄐ|ㄝˊ漢語拼音︰xuán chún bǎi jié釋義︰即「鶉衣百結」。見「鶉衣百結」條。 01.北周.庾信〈擬連珠〉其二九:「蓋聞懸鶉百結,知命不憂;十日一炊,無時何。」 02.《聊齋志異.卷二.張誠》:「途中資斧斷絕,丐而行。逾年,達金陵,懸鶉百結,傴僂道上。」 參考詞語︰百結懸鶉注音︰ㄅㄞˇ ㄐ|ㄝˊ ㄒㄩㄢˊ ㄔㄨㄣˊ漢語拼音︰bǎi jié xuán chún釋義︰即「鶉衣百結」。見「鶉衣百結」條。 01.宋.趙崇嘏〈鷗渚微吟.書事〉詩:「東鄰老翁寒不寐,百結懸鶉收悲涕。」 參考詞語︰百結鶉衣注音︰ㄅㄞˇ ㄐ|ㄝˊ ㄔㄨㄣ...
不共戴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詞語︰不忍戴天注音︰ㄅㄨˋ ㄖㄣˇ ㄉㄞˋ ㄊ|ㄢ漢語拼音︰bù rěn dài tiān釋義︰不與仇人居住在同一處。見「不共戴天」條。 01.《太平廣記.卷四九二.靈應傳》:「妾家世會稽之鄮縣,……其後世遭世不造,瞰室貽災,五百人皆遭庾氏焚炙之禍。纂紹幾絕,不忍戴天,潛遁幽巖,沈冤莫雪。」 參考詞語︰羞共戴天注音︰ㄒ|ㄡ ㄍㄨㄥˋ ㄉㄞˋ ㄊ|ㄢ漢語拼音︰xiū gòng dài tiān釋義︰不與仇人居住在同一處。見「不共戴天」條。 01.《太平廣記.卷四九二.靈應傳》:「妾之先宗,羞共戴天。慮其後患,乃率其族,韜光滅跡,易姓變名,避仇於新平真寧縣安村。」 參考詞語︰義不同戴注音...
涉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粗略的看過而不深入鑽研。《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文明小史》第四○回:「可見這些人還不心虛,自己不曾涉獵過的學問,就不願意聽。」也作「獵涉」。
譬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夜>:「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用「珍珠」比喻星星,「銀幣」比喻月亮。2.顧炎武<廉>:「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用此兩句比喻「君子處在亂世,不改變節操。」 参考資料(註一)蔡宗陽著:《應用修辭學》,台北:萬卷樓圖書,2001年5月初版。頁22-44。(註二)張春榮著:《修辭行旅》,台北:東大圖書,1996年1月初版。頁51-128。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譬喻、比喻英文關鍵字:metapho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手、足因抽搐而彎曲不能伸直。《集韻.去聲.線韻》:「攣,手足曲病。」如:「痙攣」。《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冬十月,授楊彪光祿大夫」句下裴松之注引《續漢書》曰:「彪見漢祚將終,自以累世為三公,為魏臣,遂稱足攣,不復行。」或讀為ㄌㄨㄢˊ luán。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