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飲鴆止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舊五代史.卷七五.晉書.高祖本紀一》:「史臣曰:『……(晉祖)圖事之初,召戎為,……亦猶決鯨海以救焚,何逃沒溺;飲鴆漿而止渴,終取喪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過多。通「贏」。《後漢書.卷二四.馬傳》:「致求盈餘,但自苦耳。」
優柔寡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小,而諸侯、大夫們的權力、封地大,那就可能滅亡。忽視法律禁令而致力於權謀智計,荒廢內政,必須倚靠外的國家,可能滅亡。官吏喜好研究私家學術,貴族子弟們愛好爭論是非,商人在國外屯積財貨,而人民卻在國內忍受窮困的國家,可能滅亡。喜好修建宮室臺榭,經常勞動百姓、消耗財物的國家,可能滅亡。講求祭祀鬼神、迷信卜筮的國家,可能滅亡。可以用權勢謀求官職,可以用賄賂取得爵祿的國家,可能滅亡。處事遲緩而無成就,行事柔弱而缺乏果斷,喜好與憎惡都無法決定,沒有堅固立場的國家,可能滅亡。後來「優柔寡斷」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柔茹而寡斷」演變而出,形容行事猶豫,不能當機立斷。
義憤填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孽海花》第一七回:「其時魯翠諸人還在會商救各法,猝聞這信,真是青天霹靂,人人裂目,個個椎心。魯翠更覺得義憤填膺,長悲纏骨,連笑帶咽,演說了一番。」
孑然一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遼東距離遙遠,軍隊長途遠征,必然疲憊,恐怕難以取勝。況且公孫淵與魏國的關係不明,要是到時候魏國發兵來,戰勢將更加不利。又即使公孫淵「孑然無所憑賴」,手下人馬因畏懼征戰,四散奔逃,則將導致以後很難將他們一網打盡。陸瑁文中,「孑然無所憑藉」一語是指公孫淵無外,獨力無依的情況。後來「孑然一身」這句成語當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孤獨一個人,常用在無親無故,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如《聊齋志異.卷六.顏氏》:「順天某生,家貧,……無何,父母繼歿,孑然一身,受童蒙於洛汭。」
有恃無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馮夢龍《增廣智囊.卷上.明智部.釣魚山》:「必也興屯田,葺廬舍,使民見可趨之利,而又置訓練之將,嚴互之條,使武備飭而有恃無恐,民誰不欣然而趨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羨慕。如:「歆慕」。《詩經.大雅.皇矣》:「無然畔,無然歆羨。」《新唐書.卷一一六.王綝傳》:「士人歆其寵。」
冥頑不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卷四.周琰》:「貧道之來,寧有惡舉?以公將淪於異類,故相手,夫何冥頑不靈以至於此!」
一暴十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無或1>乎王之不智2>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3>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4>至矣,吾如有萌5>焉何哉?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注解〕(1) 或:通「惑」,疑惑。(2) 不智:不聰明。(3) 暴:音ㄆㄨˋ,同「曝」,曝晒。(4) 寒之者:比喻阿諛諂媚之人。(5) 萌:啟發。
枕戈待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勵。元帝時為豫州刺史,渡江擊楫,誓復中原,率師與石勒相持,黃河以南,盡為晉土。後由於朝廷大臣不和,奧不力,遂憂憤而死。逖,音ㄊ|ˋ。〔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六二.劉琨列傳》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