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0.23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含飴弄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觀漢記》是記載東漢光武帝至靈帝間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因於東觀設館修史而得名,經過了幾代人的修撰,最後才成書。馬皇后是東漢名將馬的女兒,漢明帝時入宮為妃,後來被冊封為皇后。至明帝之子章帝繼任皇位,就尊稱馬皇后為太后。章帝很尊重馬皇后,想要分封爵位給她的兄弟們。馬皇后不答應,斷然地拒絕說:「人之所以希望做官、封侯,是為了要上奉祭祀,下求溫飽,能夠侍奉長者。而在這方面,我的幾個兄弟們都已經足夠了。現在社會上正遭逢困境,穀價上漲了好幾倍,我因此日夜憂心,坐立不安。在這個時候,實在不應該再談分封外戚爵位的事。等到國家安定、年年豐收的時候,你就可以依著自己的意思去處理政事,而我也自然可以含著糖逗弄著小...
靡靡之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平公觴之於施夷之臺,酒酣,靈公起曰:「有新聲,願請以示。」平公曰:「善。」乃召師涓,令坐師曠之旁,琴鼓之。未終,師曠撫止之,曰:「此亡國之聲,不可遂也。」平公曰:「此道奚出?」師曠曰:「此師延1>之所作,與紂2>為靡靡之樂也,及武王伐紂,師延東走,至於濮水3>而自投,故聞此聲者必於濮水之上。先聞此聲者其國必削,不可遂。」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子其使遂之。」師涓鼓究之。 〔注解〕 (1) 師延:古代樂師,生卒年不詳。其樂可感天神,能聽眾國之樂審其興亡。商紂時被拘於陰宮,後周武王伐紂,師延自投於濮水。 (2) 紂:名辛,生卒年不詳。為帝乙的兒子,商朝最後一任君王,史稱紂王。後因拒諫飾非...
差強人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資料〕 《周書.卷二五.李賢列傳》(李)遠曰:「北豫遠在賊境,高歡又屯兵河陽,常理而論,實難救。但兵務神速,事貴合機。……。」太祖喜曰:「李萬歲所言,差強人意。」另可參考:《後漢書.卷一八.吳蓋陳臧列傳.吳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顧惜、在乎。《後漢書.卷二四.馬傳》:「盡心納忠,不屑毀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乃。表示轉折以承上文的關係。《戰國策.趙策一》:「雖強大不能得之於小弱,而小弱顧能得之強大乎?」《後漢書.卷二四.馬傳》:「帝復笑曰:『卿非刺客,顧說客耳。』」
矯枉過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越絕書.卷一五.越絕篇敘外傳記十九》載:春秋時,伍氏一家本在楚國仕宦,但伍子胥的父親和哥哥因為得罪了楚平王而被殺,只有他一人逃到吳國。由於受到吳王闔閭的賞識,他幫助吳國從衰微的國勢走向富強,進而使吳成為一方的霸主。但是伍子胥從來沒有忘記楚平王的殺父之仇。後來楚國攻伐蔡國,伍子胥便藉救蔡國的名義,發動吳兵攻打楚國,攻下楚國的都城郢。此時楚平王早已死去多年,復仇心切的伍子胥命令兵士們挖開楚平王的墳墓,鞭笞屍骨。後人評論這件事情,認為:「兒子為父親復仇,臣子討伐逆賊,本來是發自至誠之舉,但是伍子胥的做法已經超出常理,反而不合乎中庸之道了。」後來「矯枉過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原文的「矯枉過直」演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救濟、助。通「賙」。如:「周濟」。《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夷王梅賾等並帥支黨來附遜,遜傾財帛,周贍經卹。」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八.恤貧濟老》:「富家沿門親察其孤苦艱難,遇夜以碎金銀或錢會插于門縫,以周其苦。」
莫衷一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痛史》第三回:「諸將或言固守待,或言決一死戰,或言到臨安求救。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車水馬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皇后是東漢名將馬的女兒,漢明帝時入宮為妃,後來被冊封為皇后。至明帝之子章帝繼任皇位,尊稱馬皇后為太后。漢章帝對馬太后非常尊重,並想分封官爵給太后的兄弟,一些臣子們也都上書給馬太后,慫恿她答應。但太后卻堅決不同意,她說:「我的一些兄弟,對於國家並沒有什麼重大的功勞。」並且頒下詔書說:「我貴為一國的皇后,身上穿的是粗帛雜絲做成的裙子,所吃的東西不求美味的食物,身邊的人,也都沒有佩戴一些薰香的飾品。之前我回娘家,看到去我外家拜見請安的人往來不絕,如車水馬龍般。當時努力的抑制自己,不責備也不生氣,但是從此以後,就不再給外家親戚們生活上的補助,希望他們能因此醒悟改過。」後來「車水馬龍」這句成語就從這...
中流砥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無勇也。士眾而桃寡,何不計功而食桃矣。接一搏特猏,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桃而起。田開疆曰:「吾仗兵而卻三軍者再,若開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桃而起。古冶子曰:「吾嘗從君濟2>于河,黿3>銜左驂4>,以入砥柱之中流。當是時也,冶少不能游,潛行,逆流百步,順流九里,得黿而殺之。左操驂尾,右挈5>黿頭,鶴躍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視之則大黿之首也。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無與同人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劍而起。公孫接、田開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讓,是貪也。然而不死,無勇也。」皆反其桃,挈領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獨生之,不仁;恥人以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