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可以、能夠。如:「得過且過」、「不得抽菸!」、「得饒人處且饒人」、「所有員工均得彩。」
模稜兩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含混、不明確的言語、意見或主張。參見「稜兩可」條。如:「小李不敢堅持自己的主張,因此不得不採模稜兩可,含混的說法。」
邯鄲學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語拼音︰hán dān gù bù釋義︰比喻錯誤的學習方法。見「邯鄲學步」條。 01.元.王惲〈魚子.望都門〉詞:「絃歌事、正爾邯鄲故步,功名從此軒翥。」 參考詞語︰步邯鄲注音︰ㄅㄨˋ ㄏㄢˊ ㄉㄢ漢語拼音︰bù hán dān釋義︰模仿他人。見「邯鄲學步」條。 01.清.李漁〈懷阿倩沈因伯暨吾女淑昭〉詩:「汝父亦猶是,從未步邯鄲。」 參考詞語︰誤學邯鄲注音︰ㄨˋ ㄒㄩㄝˊ ㄏㄢˊ ㄉㄢ漢語拼音︰wù xué hán dān釋義︰壽陵年輕人因羨慕邯鄲人走路美姿,前往學習,結果爬行回來的故事。見「邯鄲學步」條。 01.《文史通義.內篇二.古文十弊》:「文人好奇,易於受惑,是之謂『誤學邯...
冠冕堂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堂而皇之反義:鬼鬼祟祟,偷偷辨似: 冠,音ㄍㄨㄢ。帽子。不可寫作「官」。
以訛傳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訛以傳訛注音︰ㄜˊ |ˇ ㄔㄨㄢˊ ㄜˊ漢語拼音︰é yǐ chuán é釋義︰即「以訛傳訛」。見「以訛傳訛」條。 01.宋.王柏〈默成定武蘭亭記〉︰「南渡以來,紛粉(紛)翻刻,幾千石矣,訛以傳訛,僅同兒戲,每竊哂之。」(源) 02.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五.演習部.教白》:「而曲師入門之初,亦係暗中索,彼既無傳于人,何從轉授于我?訛以傳訛,此說白之理,日晦一日,而人不知。」
鏡花水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例如水有色、味、觸,風則只有觸。若是非色之物,就像鏡中的影像,水中的月亮,看來好像有實體,其實觸不著,只是個幻象。後來「鏡花水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虛幻不實在。
暮鼓晨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拼音︰chén zhōng mù gǔ釋義︰即「暮鼓晨鐘」。見「暮鼓晨鐘」條。 01.宋.孫吳會〈魚兒.八窗空〉詞:「但目斷、煙蕪莽蒼連平楚。晨鐘暮鼓。」 02.清.平步青《霞外攟屑.卷八下.宋荔裳廉使女》:「晨鐘暮鼓流光易,荏苒今年三十二。」 參考詞語︰晨鐘暮磬注音︰ㄔㄣˊ ㄓㄨㄥ ㄇㄨˋ ㄑ|ㄥˋ漢語拼音︰chén zhōng mù qìng釋義︰猶「暮鼓晨鐘」。見「暮鼓晨鐘」條。 01.宋.宋祁〈秋日與天章侍講王原叔會明仲正言余安道三學士集普光院〉詩:「晨鐘暮磬無時歇,翠竹黃花相間明。」 參考詞語︰暮鼓朝鐘注音︰ㄇㄨˋ ㄍㄨˇ ㄓㄠ ㄓㄨㄥ漢語拼音︰mù gǔ zhāo zhō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表示加強的動作或突然的現象。如:「把頭一扭」、「用手一」、「天氣一涼,就感冒了。」
撲朔迷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釋義3 3.用法4 4.義近.義反4.1 義近4.2 義反5 5.例句 1.出處 樂府.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釋義 撲朔︰跳躍的樣子。迷離︰模糊不清的樣子。 3.用法 本意謂兩兔並走,雌雄莫辨。今用以形容事情錯綜複雜,難以辨認清楚。 4.義近.義反 義近 難以捉、盤根錯節、混混沌沌 義反 一目了然、涇渭分明 5.例句 偵探已從撲朔迷離的案情中,找到最關鍵的環節,破解這個難題。
恬不知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厚顏無恥,寡廉鮮恥反義:行己有恥辨似: 「恬不知恥」及「寡廉鮮恥」都有不知羞恥的意思。 「恬不知恥」側重於對所做事安然不以為恥;「寡廉鮮恥」側重於毫無廉恥之心,品性低劣。 恬不知恥 寡廉鮮恥 辨似例句 ○ ㄨ 他做出那些醜事後,竟然還~地到處張揚。 ㄨ ○ 這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暗地裡卻是偷雞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