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5.00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捨本逐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即「捨本逐末」。見「捨本逐末」條。 01.《抱朴子.外篇.勖學》:「舍本逐末者,謂之勤修庶幾;經求己者,謂之陸沈迂闊。」 02.清.錢泳《履園叢話.卷四.水學.協濟》:「一以小民窮困,舍本逐末而不墾。是以荒瘠之地日多,而懶惰之民日積。」 參考詞語︰舍本即末注音︰ㄕㄜˇ ㄅㄣˇ ㄐ|ˊ ㄇㄛˋ漢語拼音︰shě běn jí mò釋義︰猶「捨本逐末」。見「捨本逐末」條。 01.《宋書.卷一二.律曆志中》:「歷三年,更相是非,舍本即末,爭長短而疑尺丈,竟無時而決。」 參考詞語︰逐末捨本注音︰ㄓㄨˊ ㄇㄛˋ ㄕㄜˇ ㄅㄣˇ漢語拼音︰zhú mò shě běn釋義︰猶「捨本逐末」。見「捨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在擠的環境中,用力穿插而過。如:「人這麼多,好不容易才擠進來。」
空間小而所裝內容密度極高。如:「擠」、「這車子真擠!」
急流勇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卷七》錢若水為舉子時,見陳希夷於華山。希夷曰:「明日當再來。」若水如期往,見有一老僧與希夷地鑪坐。僧熟視若水1>,久之不語,以火箸畫灰作「做不得」三字,徐2>曰:「急流中勇退人也。」若水辭去,希夷不復留。後若水登科為樞密副使,年才四十致政3>。希夷初謂若水有仙風道骨,意未決,命老僧者觀之。僧云「做不得」,故不復留。然急流中勇退,去神仙不遠矣。老僧者,麻衣道者也,希夷素所尊禮云。 〔注解〕 (1) 若水:錢若水(西元960∼1019),字澹成,一字長卿,北宋新安人。官至諫議大夫、集賢院學士,同知樞密院事。才高識廣,能斷大事,嘗獻策於上,受命撰修《宋太宗皇帝實錄》。卒...
餘音繞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列子》書中記載著一則故事:相傳從前韓國有個女子韓娥,有一副好歌喉。有一次,她要前往齊國,抵達齊國城門雍門時,因為旅費用盡,於是賣唱以賺取食物。她的歌聲極為優美動人,即使在她離去以後,人們都覺得歌聲依然繚繞在城門的梁柱之間,持續了三日都沒斷絕,就好像韓娥還未離去。《列子》文中是以「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來形容韓娥歌聲的延綿不絕,後來「餘音繞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歌聲或音樂美妙感人,餘味不絕,如清代小說《老殘遊記》第二回:「當年讀書,見古人形容歌聲的好處,有那『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話,我總不懂。……及至聽了小玉先生說書,才知古人措辭之妙。」是用「餘音繞梁」形容王小玉迴環轉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盤結於頭頂或腦後的頭髮,有各種形狀。如:「雲髻」、「倭墮髻」、「鑽天髻」。唐.王建〈失釵怨〉詩:「鏡中乍無失髻樣,初起猶疑墮床上。」宋.劉辰翁〈寶鼎現.紅妝春騎〉詞:「又說向,燈前髻,暗滴鮫珠墜。」
鐘鳴鼎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íng zhōng釋義︰猶「鐘鳴鼎食」。見「鐘鳴鼎食」條。 01.明.張景《飛丸記.第二九齣》:「侯封鼎食鳴鐘,賴朝廷破格推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笑聲。漢.伶玄《趙飛燕外傳》:「帝昏夜昭儀居七成帳,笑吃吃不止。」
難能可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傑出人才,子路性格勇敢,行事義無反顧;子貢反應迅捷,遇事機敏能辯;冉有多才多藝,處事左右逢源。他們有的才幹,都是普天下難以尋求而彌足珍貴的。另外,與蘇軾同為宋代的另一位文學家吳曾的《能改齋漫錄.卷一四.記文》中,亦有「允矣難能,誠哉可貴」之句,將「難能可貴」這個成語拆解置於兩個句子中,但意思同樣是「難以尋求,故而可貴」。
期期艾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期期」:《史記.卷九六.張丞相列傳》昌為人彊力,敢直言,自蕭、曹等皆卑下之。昌嘗燕時入奏事,高帝方戚姬,昌還走,高帝逐得,騎周昌項,問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紂之主也。」於是上笑之,然尤憚周昌。及帝欲廢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為太子,大臣固爭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即止。而周昌1>廷爭之彊,上2>問其說,昌為人吃3>,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4>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上欣然而笑。既罷,呂后側耳於東箱聽,見周昌,為跪謝曰:「微君,太子幾廢。」 〔注解〕 (1) 周昌:?∼西元前192,西漢沛縣人。秦時為泗水卒史,後從劉邦定天下,封汾陰侯。為人性直敢...
情不自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月七日為牽牛、織女二星相會之期,稱為「七夕」。舊俗婦女此夕必備陳瓜果、鮮花、胭脂於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有姣美的面貌;並對月引線穿針,以期雙手靈巧,長於刺繡織布,稱為「乞巧」。詩中描述的女性看到七夕如影隨形的月亮時,想起乞巧的傳說,因此「情來不自禁」,一時感情激動,便也學著傳說在月下引線穿針,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更美、手藝更靈巧,以得到美好姻緣。後來典源文獻裡的「情來不自禁」,演變成「情不自禁」這句成語,表示感情激動得無法自我控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