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過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付、給與。《敦煌雲謠集.拋毬樂詞》:「當初姊姊分明道,莫把真心過與他。」
對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拆穿、揭穿。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不爭這楚天臣明道破,卻把你個漢隨何謊對脫,喒便喚他來從頭兒問,看他巧支吾說個甚麼。」
良玉精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的才德溫潤如玉,純善如金。《幼學瓊林.卷四.文事類》:「文望尊降,韓退之若泰山北斗;涵養純粹,程明道如良玉精金。」
知今博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博古通今」之典源,提供參考。 《孔子家語.卷三.觀周》孔子謂南宮敬叔1>曰:「吾聞老聃2>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往3>矣。」對曰:「謹受命。」遂言於魯君曰:「臣受先臣之命,云孔子,聖人之後也,滅於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國而授厲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茲益恭。故其鼎銘曰:『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是,粥於是,以餬其口。其恭儉也,若此。』」臧孫紇有言:「聖人之後,若不當世,則必有明君而達者焉。孔子少而好禮,其將在矣。」屬臣曰:「汝必師之,今孔子將適周,觀先王之遺制,考禮樂之所極,斯大業也,君盍以乘資之,臣請與往。」公曰:「諾。」...
坐春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老師善於教學,學生如沐春風。宋.朱熹《近思錄》卷一四:「朱公掞見明道於汝,歸謂人曰:『光庭在春風中坐了一個月。』」
賈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圖利的商人。宋.朱松〈上李參政書〉:「下至衰世,士不復講明道義之要,而惟勢利之徇,乃無以異於賈儈之交。」
句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句的節奏單位與意義單位的關係。宋朝張耒以為,古今人作七言詩,其句脈多上四下三,如「先帝天馬玉花驄」;至唐朝韓愈乃變句脈為上三下四,如「雖欲悔舌不可捫」。見宋.張耒〈明道雜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