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0.17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猶豫不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醒世恆言.卷四○.馬當神風送王閣》:「當下子章遂對眾客之前,朗朗而誦,從頭至尾,無一字差錯。念畢,座間諸儒失色。閻公亦疑。眾猶豫不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把東西送給他人。如:「贈閱」、「贈款」。唐.王勃〈王閣序〉:「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登高作賦。」唐.杜甫〈天末懷李白〉詩:「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縱橫錯雜。《孟子.文公上》:「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共同的。如:「好逸惡勞是一般人的通病。」《孟子.文公上》:「天下之通義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眾多。如:「群英」、「群經諸子」。《禮記.中庸》:「體群臣也。」唐.王勃〈王閣序〉:「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
老當益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指年紀雖大而志氣更加豪壯。唐.王勃〈王閣序〉:「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也作「老而益壯」。
痛心疾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盟約。但簽訂不久後,秦國又打算聯合楚國和狄部落攻打晉國。晉國得知消息後,便召集了齊、衛、宋、鄭、邾、、曹伯等國,準備反擊秦國。因此在開打之前,也就是魯成公十三年四月初五,晉厲公派呂相出使秦國斷交,呂相所傳遞內容大概是說:從前晉獻公和秦穆公兩人在位時,同心合力相互友好,不但訂立盟約,還結為姻親來加深兩國關係。後來晉國發生動亂時,也全靠穆公幫助才得以安定,這是穆公對晉國的恩惠。而我們晉文公回國即位後,就親自戴盔披甲,歷經重重艱險,征服了東方諸侯國,並帶他們來聽從秦國,這也已足夠用來報答穆公的恩澤了。晉文公辭世後,秦國發兵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畏、害怕。《論語.子罕》:「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孟子.文公下》:「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那裡、何處。《史記.卷七○.張儀傳》:「忠且見棄,軫不之楚何歸乎?」唐.王勃〈王閣〉詩:「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1.為什麼。如:「何必」、「何不」、「何樂不為」。《論語.先進》:「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文公上》:「且許子何不為陶冶?」
氾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水橫流,漫溢四處。《孟子.文公下》:「當堯之時,水逆行,氾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漢.王充《論衡.感虛》:「洪水時,氾濫中國,為民大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