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邯鄲學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秋水》有一段戰國時名家公孫龍和魏國公子魏牟的對話。公孫龍認為自己通達事理,博聞善辯。但當他聽到莊子的言論卻覺得困惑,無法理解,於是問魏牟是否是因自己的學識不足?魏牟則以為公孫龍像井底之蛙,見識淺薄,眼界小,所以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玄妙之處。就算花工夫去學習,也只能學得皮毛。因此勸公孫龍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到了最後不但不能學得莊子的學問,反而喪失了自己原有的學問,就像戰國時燕國有位年輕人,因為羨慕趙國首都邯鄲人走路的姿態,所以前往學習。結果不但沒學成邯鄲人走路的美姿,連自己原來的步法都忘了,最後只有爬著回去。後來「邯鄲學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模仿不成,反而失去自我。
滄海一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涉水的交通工具,從中剖開亦可做盛水的容器。尊,酒杯。 (7) 蜉蝣:音ㄈㄨˊ |ㄡˊ。蟲類。體形細,狀似蜻蜓而略小。因成蟲生命短暫,約存活一、二天,待交配、產卵後即死亡。故古代每以蜉蝣比喻短暫的生命。
目不暇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橋全集。   2.倏ㄕㄨˋ,急速。 三、例句(1)看到那麼多精彩的節目,真是令人目不暇給。(2)太極谷兩側,疊峯秀崿(ㄜˋ),景物之佳,令人目不暇給。 四、1同意字應接不暇/美不勝收/目不暇視/目不勝收 四、2反義字一目了然/一覽無餘/盡收眼底
咎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仍然執意出兵,就被劉禪派人追殺了。楊儀,自認為功勛至大,足以代替諸葛亮輔政,諸葛亮以楊儀的胸襟氣度隘,早將丞相的職位給了蔣琬;他對此感到不平,大發牢騷,當時大家都認為他的操守有過失,不敢與他往來;他說的話因此被人向朝廷揭發,最後自殺而死。《三國志》作者陳壽在篇末對這幾個人下了評語,認為他們都有著不同的長才,然而追蹤、探究他們的行為舉止及其法度、標準,卻可以從中看出最後的罪過、災禍,都是由他們自己招致的。後來「咎由自取」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表示所有的罪過、災禍都是自己造成的。
如火如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柄有舌,振舌發聲。古代常用來宣布政教法令或示警。稽,名冊。 (10) 建肥胡:立起幡旗。肥胡,一種長、垂直懸掛的旗幟。肥,通「飛」。 (11) 奉文犀之渠:握著鑲有犀牛角的盾。文犀,有文彩的犀牛角。渠,盾。 (12) 嬖大夫:下大夫。古時大夫分上、中、下三等,等級最低的稱為嬖大夫。嬖,音ㄅ|ˋ。 (13) 建旌提鼓:插起旗子,提起大鼓。 (14) 挾經秉枹:夾著兵書,握著鼓槌。經,兵書。枹,音ㄈㄨˊ,鼓槌。 (15) 十旌:以十面旌旗所代表者為一單位。一行百人,十行設一旌旗,十旌約為萬人。旌,音ㄐ|ㄥ。 (16) 載常建鼓:設置旗子,擺好大鼓。常,一種繪有日月的旗子。鼓,樂器名...
吝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量小,用度過分減省。《三國志.卷九.魏書.諸夏侯曹傳.曹洪》:「洪家富而性吝嗇,文帝少時假求不稱,常恨之。」《宋史.卷三一二.列傳.曾公亮》:「性吝嗇,殖貨至鉅萬。」
淋漓盡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痛快淋漓注音︰ㄊㄨㄥˋ ㄎㄨㄞˋ ㄌ|ㄣˊ ㄌ|ˊ漢語拼音︰tòng kuài lín lí釋義︰十分痛快、透澈。猶「淋漓盡致」。見「淋漓盡致」條。 01.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一八.批評.批古文奇賞四九條之二一》:「此表只說得一止足保身,未免闊懸絕耳。然戚畹秉鈞之弊,亦極說得痛快淋漓。」 02.《兒女英雄傳.第二○回》:「趁著一時高興,要作一個痛快淋漓,要出出我自己心中那個不平之氣。」 參考詞語︰淋漓痛快注音︰ㄌ|ㄣˊ ㄌ|ˊ ㄊㄨㄥˋ ㄎㄨㄞˋ漢語拼音︰lín lí tòng kuài釋義︰十分痛快、透澈。猶「淋漓盡致」。見「淋漓盡致」條。 01.《文明小史.第三四回》...
高瞻遠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的,若能博覽廣納豐富的學識,內心將有如充滿陽光的屋室,光亮無比,胸懷亦將開闊。但若封閉心智,執意於隘而單一的學問,不願使識見廣博,那就像是毫無生氣的死人一樣。後來這段文字中的「高瞻」被截取出來,用來形容識見廣闊。 「遠矚」則是出自北魏.張淵〈觀象賦〉(見收於《魏書》本傳)。張淵,史書云:「不知何許人。明占候,曉內外星分。」即言此人善以天象變化來推測吉凶禍福。其作〈觀象賦〉,即其觀察天象時,對人事變化所生的種種感慨。文中有「凝神遠矚,䚕目八荒」之句,原用以描繪凝神遠望,縱觀天下的姿態,而後「遠矚」一詞被截取出來,引申為眼光長遠的意思。這兩個典源一見「高瞻」,一見「遠矚」,後來被合用成「高瞻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照、相比。《荀子.不苟》:「言已之光美,擬於舜禹,參於天地,非夸誕也。」南朝梁.沈約〈長安有斜行〉:「咸陽不足稱,臨淄孰能擬。」
貽笑大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伯夷的義行,本來我還不相信,現在終於相信了。看到您這麼寬廣無盡,才知道自己真是井底之蛙,眼光實在是太小了!如果我不是到了您這裡,那麼我就會有永遠被人譏笑的危殆啊!」後來「貽笑大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被識見廣博或精通此道的內行人所譏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