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4.23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團體倫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維持、發展及結果,是一種微妙的過程,需要專業的知識與技能的支持,而這種過程不是中立過程,而是可使當事人更好或更壞的過程。因此,諮商員的行為無形中涉及專業倫理的問題(Carkhuff & Berenson, 1976, 引自牛格正,1983;潘正德,1987)。2.輔導與諮商是一種服務,被服務的當事人是否能得到協助,諮商員的能力水準是一大關鍵:在諮商團體中,領導者的能力應具有一定水準,才能維持專業服務的品質。美國團體工作者協會(ASGW,...
更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新審訊。即於民事訴訟或刑事訴訟程序中,當事人不服第二審法院之判決,而依法提起上訴,經第三審法院審理認為上訴有理由者,就該不服原審判決提起上訴之第三審部分予以癈棄,而將該上訴事件發回原第二審法院重新審理。
數學教育目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確的數字,來說服他人,或者達到溝通的目的,像是可運用機率或比例的計算,來幫助老闆來做決策,或者提醒當事人應注意之事項,舉例而言,產品之損壞率逐年升高時,則提醒老闆應注重工廠內生產線之運作模式。3.數學的思考方式:當熟悉數學時,也間接學習到抽象思考、分析、邏輯推理、推求事物以及發現等等的相關能力,因此當培養有條理的思考模式後,則有助於學生在未來處理事情上能脈絡清晰,並有效率有系統的作分析。(註1) 情意領域1.形成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與習慣:在問題產生之時,則需要冷靜且清楚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如能熟悉數...
教師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聘或不續聘之決議後,學校應自決議作成之日起十日內報請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並同時以書面附理由通知當事人。  教師解聘、停聘或不續聘案於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前,其聘約期限屆滿者,學校應予暫時繼續聘任。第十四條之二(教師停聘)  教師停聘期間,服務學校應予保留底缺,俟停聘原因消滅並經服務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查通過後,回復其聘任關係。  教師依法停聘,於停聘原因未消滅前聘約期限屆滿者,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仍應依規定審查是否繼續聘任。第十四條之三(停聘期間之薪資)  依第十四條規定停聘之教師,停聘期間應發給半數本薪(年功薪);...
保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當事人約定,一方交付保險費於他方,他方對於因不可預料,或不可抗力之事故所導致的損害,負擔賠償財物的行為,稱為「保險」。如人壽保險、火災保險、產物保險等。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了老天與當事人外,其他人一概不知。語本《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後人用以比喻事情極機密。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二折:「我叮囑他這樁事,則除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上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律上指當事人對於下級法院未確定之判決;民事上為向上級法院聲明不服,請求廢棄或變更該判決的行為;刑事上則為請求上級法院救濟的方法。[例]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他決定上訴。
特別權力關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或統治關係,特別權力關係(besonders Gewaltverhaltnis)具有一些特性,如當事人之不平等性、概括的權利義務關係、自定的特性規則、對違反義務者之處罰權、爭訟處理方法的限制等。因此,如果依照這種關係,首先,學校或教師對學生有命令及處罰之權,而學生則有服從的義務;其次,學生的義務是不確定的,學校或教師可隨時賦予作為或不作為之義務;再者,除法律規定外,學校或教師得自定特別規則(校規)以拘束學生;而且,假使學生違背了前述「特別規則」的義務規定,可以施於「懲與罰」;最後,如果學生與學校或教師兼遇有爭執,不得...
開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係指於訴訟程序中審判長,受命推事或受託推事,檢察官會合當事人及其他訴訟關係人於一定場所進行的訴訟行為。[例]這件案子將於今日在高等法院開庭審理。
行動性之技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題解決4 (四)運用想像技巧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一)建立契約諮商關係的建立及效能的發揮繫乎當事人與諮商師之共同努力,契約的建立則是兩者可以共同努力的一個憑藉。契約通常針對兩方面:一是如何讓諮商過程更有效;二是針對所欲達到的最終目標。諮商目標的訂定是雙方之責任,通常要有諮商師的理論背景為引導之藍圖,並且是可以依實際執行之情形加以修改,目標往往是自個案之認知、情緒或型為三方面著手,而且最好是針對個案,而非其周圍的人士做改變。 (二)行為預演以及角色扮演一旦諮商目標及契約均確定,接下來是如何化為實際行動,為了讓個案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