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錢謙(1582-16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錢謙,字受之,號牧齋、蒙叟,或稱籛後人、牧翁、東澗遺老、絳雲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清江南常熟人。生於明神宗萬曆10年(1582)。萬曆28年,進士第三人及第,授翰林院編修,官禮部右侍郎,後坐事削籍南歸。福王時官禮部尚書。入清官禮部右侍郎,管祕書院事,充修明史副總裁。任職僅六月,即告病歸鄉,卒於康熙3年(1664),年83歲。
  謙學問淵博,雄文筆健,著述既繁,流傳亦廣,不幸後遭高宗厭惡禁燬,片簡寸紙,幾難倖免。然以帝王之力,終不能扼止使之不傳。其詩詞文章,〔牧齋初學集〕、〔牧齋有學集〕、〔牧齋外集〕、〔列朝詩集小傳〕等皆具文學與史學價值。
  謙藏書有其源流,除...
業主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企業個體的資產減負債後,所餘的淨額。亦等於業主投資加未分配盈餘。簡稱為「權」。
外部效(又稱外部經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部效就是正的外部性,又稱外部經濟,也就是一般指稱的公。如某一經濟個體A在其私人開放式的庭院中植樹、栽花且修剪整齊,不僅花香四溢,在景觀的視覺效果上也提供了經過的路人一種舒適的感受,對路人的效用產生正面的實質影響效果,我們稱A產生了正的外部性。
智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往國民中、小學裡,集合智能不足的學生,實施特殊教育,以增其智能為目的的特別班級。
邊際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銷售量的增減或產量一單位的變化所引起總收的變化,計算方法是將總收變化除以產量變化。
徒費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白浪費精力,沒有任何效。《東周列國志》第一○一回:「西周公亦引兵歸,赧王出兵一番,徒費無。」也作「徒勞無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季氏》:「孔子曰:『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矣。』」三指直、諒、多聞。《後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臣自惟無三之才,不敢處三損之地,固讓而不受之。」亦指良朋、友。晉.摯虞〈答杜育〉詩:「賴茲三,如琢如切。」《文選.江淹.雜體詩.陶徵君》:「素心正如此,開逕望三。」
教育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利指個人及其他人因為個人受教育而獲得的利。教育的利包含的範圍很廣,因此而有不同的分類。首先,教育活動的受對象除了受教育的個人之外,由於教育活動具有外部性,其利尚擴及其他人,教育因此有個人利與社會利之分。又教育利不僅產生於教育活動發生的當時,也具有代間效果。教育對於任用的大批教師與相關服務人員而言,教育具有提供就業機會的利。最後,教育利不僅限於金錢的利,亦包含非金錢的利在內,例如選擇的利等。
廣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府部門、企業或社會團體因關懷社會、謀求大眾福利,不以營利為目的所製作的文字、圖畫或影片。
不無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處雖然不多,多少有一點。《文明小史》第四四回:「他既然要,我們樂得多開些,大家多沾光,他兩個也不無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