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觸、攻擊。如:「批亢擣虛」。《戰國策.燕策三》:「奈何以見陵之怨,欲批其逆鱗哉!」
委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因遭受不合理的待遇而感到難過。[例]到不如意的事,可以向好友傾吐心中的委屈。 △委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肘觸。《左傳.成公二年》:「從左右,皆肘之,使立於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恰好。如:「湊巧」、「巧」、「巧遇」。
上下其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人做肢體上的觸、騷擾。[例]在擁擠的公車上,最容易發生歹徒對婦女上下其手的情況。
東山再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謝安送走客人,回到內宅去,他的興奮心情再也按捺不住,跨過門檻的時候,踉踉蹌蹌的,把腳上的木屐的齒也斷了。經過這場大戰,強大的前秦大喪元氣。苻堅逃到洛陽,收拾殘兵敗將,只剩下十幾萬。但是慕容垂的兵力卻絲毫沒受到損失。不出王猛所料,鮮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萇終於背叛了前秦,各自建立了新的國家──後燕和後秦,苻堅本人也被姚萇殺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撞、遇到。如:「接觸」、「觸電」、「一觸即發」、「觸景生情」。《左傳.宣公二年》:「觸槐而死。」
斷章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官場現形記》第五九回:「巧他這位老賢甥,聽話也只聽一半,竟是斷章取義。聽了老母舅臨終的說話,以為是老母舅保舉他堂舅爺接他的手,所以才會誇獎他能幹。」
爭先恐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恐後爭先注音︰ㄎㄨㄥˇ ㄏㄡˋ ㄓㄥ ㄒ|ㄢ漢語拼音︰kǒng hòu zhēng xiān釋義︰即「爭先恐後」。見「爭先恐後」條。 01.《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八回》:「況且他跑的又一點沒有規矩,不似上海只靠左邊走,便沒有撞之虞;他卻橫衝直撞,恐後爭先。」
雞犬不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下傳頌千古的〈捕蛇者說〉。當時朝廷行兩稅法,每年夏、秋兩季課稅。永州山野中產有一種含巨毒的蛇,被牠觸的草木會枯死,被咬的人無藥可醫,但製成藥物卻具奇效,極為珍貴,故可用來抵納稅金。有一位蔣姓捕蛇人,家族以捕蛇為業已歷三代,祖父和父親都喪命於此,他自己也有幾次差點被蛇毒死。柳宗元知道他的遭遇後十分同情,表示願助他脫離此業。不料捕蛇人聽了竟是哀戚地說:「雖然您是憐憫我才這樣說,但如果不做這個差事,恐怕會更加不幸呢!我們世居此地六十年,看著周遭鄉親因賦稅傾盡所有,但最後仍是死的死,逃的逃,偌大的村子只剩這麼幾戶,我們以捕蛇為業的倒是得以倖存。每當凶狠的差役大呼小叫,在村裡到處騷擾破壞,搞得雞飛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