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姥鯊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etorhinus maximus (Gunnerus, 1765)
形態特徵如科之描述。
西北太平洋,澳洲南部海域,東太平洋之北美洲及南美洲沿岸海域,大西洋西北部、北部及東北部海域,冰島、挪威海域均有其蹤跡。臺灣於東北部及東部海域曾有漁獲記錄。
出現於溫帶沿近海表層水域,經常單獨、成雙或成群結隊於水面濾食浮游生物,其群聚於表層的行為被認為與索餌及生殖交配有密切關連。鮫有躍出水面再摔下的行為,一般推斷是為了清除體表的附著生物。本種具高度的洄游行為,濾食性,以橈腳類、藤壺、等腳類及魚卵為食。本種雖然對船隻及潛水人員的接近並不會出現劇烈的反應行為,但由於其體形頗大,因此仍具有潛在的危險性。被記錄的最大體長12.2~15.2公尺,一般體長不超過9.8公尺。性成熟體長大致在4~5公尺。胎仔產出體長不詳,被漁獲最小記錄165公分。本種體型僅次於鯨鯊,是海洋中體型次大的魚類。
由於本種有浮出水面索餌的行為,因此可輕易被鏢獲。此外刺網、底拖網均亦可能漁獲。魚肉魚鰭供食用,肝臟大型且富含油脂,是提煉鯊烯的好材料,皮可製成皮革。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鼠鯊目或鼠鮫目(Order Lamniformes)、Mackerel Sharks
姥鯊科或鮫(Family Cetorhinidae),Basking Sharks
鏟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鏟齒的體型大小與現代大大致相似,但是頭骨部位尤其是下顎骨與門齒,卻有相當大的差異。一般我們所知道的大,不論是現生的亞洲、非洲,甚至也已經滅絕的猛獁,其門齒都具有一對向上彎曲伸展的上門齒,下門齒則是退化。然而鏟齒剛好相反,其上門齒退化,而下門齒卻逐漸發展成平鏟狀,下顎骨也呈寬扁狀並與下門齒相接合,形成一個約1公尺長的堅硬鏟子狀下巴。 如此特殊的結構,使得鏟齒能夠很方便的生活在較淺的河流或沼澤中,並以水草為食,利用牠特有的鏟狀下門牙,將水草從河流或湖泊中鏟起,然後用長鼻與鏟齒下巴緊握住水草,扭轉並撕裂拔起,隨即送入口中。 鏟齒曾在中新世分布在歐洲、非洲與亞洲一帶。如此特殊且高度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觀測氣候、天,如風、雨、寒、暑、地震等的機構。
2.患有風溼症的人。因其每遇天氣陰雨變化前,骨頭即會酸痛,故戲稱為「氣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書之一。由音符與意符組合而成,意符表形,音符表聲。參見「形聲」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牙製成的筷子。《韓非子.喻老》:「昔者紂為箸,而箕子怖,以為箸必不加於土鉶。」《史記.卷一四.十二諸侯年表》:「紂為箸而箕子唏周道缺,詩人本之衽席,關雎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日、月、星辰運行的天。唐.玄宗〈春晚宴兩相及禮官麗正殿學士探得風字〉詩:「陰陽調曆,禮樂報玄穹。」
2.以曆數、天為對來推算和觀測。《書經.堯典》:「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徵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洋文學、藝術上,以主觀推理或感情想像為內容,表現精神的超感覺意義的主義。最初是指西元一八八五年以來,源起於法國文學反現實主義與自然主義劇等層面的藝文活動,後擴至繪畫和戲劇等層面。主張用隱喻、音樂,表現抽感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表演的舞蹈。匡卣:「佳(唯)四月初吉甲午,懿王才(在)射廬,乍(作)舞。」
2.樂曲名。文王時有擊刺之法,武王仿效而為舞,稱其舞樂為舞。《詩經.周頌.維清.序》:「維清,奏舞也。」唐.孔穎達.正義:「謂文王時有擊刺之法,武王作樂,而為舞,號其樂曰舞。」
黃紋三錐鼻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aryrrhynchus poweri Roelofs, 1879 黃紋三錐鼻蟲。三錐鼻蟲是鼻蟲的親戚。雖然中文名字帶著鼻蟲三個字,但在生物的分類上他們並非真正的鼻蟲科(Curculionidae),而是自成一科:三錐鼻蟲科。他們的吻部是直的,有別於真正鼻蟲多半是彎曲的吻部,且其觸角為念珠狀,和真正鼻蟲膝狀的觸角不同。雄性的三錐鼻蟲通常具有粗壯的吻部,末端的大顎發達,一些熱帶地區的物種甚至吻部超長,達體長的一半,而雌蟲的吻部一般較細長,端部的大顎也不若雄蟲發達。因為一對觸角和直的吻部讓頭部看起來宛若三叉,因此中文稱為三錐鼻蟲。為害地瓜的甘藷蟻Cylas ...
三盲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盲人摸」。見「盲人摸」條。01.《弘明集.卷八.南朝宋.釋僧順.釋三破論》:「或有三盲摸,得耳者,爭云如簸箕;得鼻者,爭云如舂杵。雖獲一方,終不得全之實。」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