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貨賂公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然以財物行賄、受賄。《晉書.卷五九.齊王冏傳》:「操弄王爵,貨賂公行。群姦聚黨,擅斷殺生。」宋.蘇軾〈議學校貢舉狀〉:「唐之通牓,故是弊法,雖有以名取人,厭伏眾論之美,亦有貨賂公行,權要請託之害。」也作「賄賂公行」。
怨聲載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官,李固希望梁商能夠先端正朝廷風氣,於是又上書說道:「安帝在位的時侯,任用外戚小人,他們公開地收受賄賂,任用人才沒有一定的標準,所以天下才會紛擾不已,路上都充滿了百姓抱怨的聲音。希望將軍能夠以天下為憂,崇尚儉省,用人唯才,才是救國之道。」但是梁商卻沒有接納李固的建議。這段話的原文「天下紛然,怨聲滿道」,後來演變出「怨聲載道」這句成語,用來形容群眾普遍的怨恨和不滿。
貨賄公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然以財物行賄、受賄。《隋書.卷六三.衛玄傳》:「時盜賊蜂起,百姓飢饉,玄竟不能救恤,而官方壞亂,貨賄公行。」也作「賄賂公行」。
寧塞城門,不填狗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寧願費力去賄賂有權勢的人,也不和輕賤的人來往。《野叟曝言》第四回:「我松庵的性子,『寧塞城門,不填狗洞』的。刻正要進城,請縣裡出來相驗,聽官斷結。」
優游不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百姓、消耗財物的國家,可能滅亡。講求祭祀鬼神、迷信卜筮的國家,可能滅亡。可以用權勢謀求官職,可以用賄賂取得爵祿的國家,可能滅亡。處事遲緩而無成就,行事柔弱而缺乏果斷,喜好與憎惡都無法決定,沒有堅固立場的國家,可能滅亡。後來「優柔寡斷」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柔茹而寡斷」演變而出,形容行事猶豫,不能當機立斷。
白領階級犯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白領犯罪」。參見「白領犯罪」條。
祀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祀之一。祭祀灶神古於夏祭,漢改臘祭。民間則習於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祀灶神,賄賂灶神在天帝面前多加美言,以求來年好運。也稱為「祭灶」、「祭灶神」。
行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財物賄賂他人。《史記.卷九五.灌嬰傳》:「元光三年,天子封灌嬰孫賢為臨汝侯,續灌氏後,八歲,坐行賕有罪,國除。」《聊齋志異.卷二.紅玉》:「宋官御史,坐行賕免。」也作「行賄」。
鬻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為訟案而收受賄賂。《左傳.昭公十四年》:「雍子自知其罪,而賂以買直,鮒也鬻獄。」
買上告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錢財賄賂官署上下的人,以求開脫。《水滸傳》第八回:「林冲的丈人張教頭,亦來買上告下,使用財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