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6.81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長觸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約9~10 mm。背甲黃褐色,具有一條很細的褐色背中線,其正中兩側各具一條褐色寬縱帶。中窩縱向,頸溝和放射溝明顯。眼八個,前眼列平直,後眼列強後曲,位於頭部前方最高處,故八眼排成4-2-2三列。前列眼小於後列眼。胸板灰褐色。步足淡綠褐色,向外逐漸變深,各節末端黑褐色。腹部橢圓形,背面呈黑褐色的葉狀斑,其後方兩側各有兩個白斑,且中央顏色較淡呈黃褐色。腹部背面兩側與腹部腹面為黃褐色。雄蛛體長約8~9 mm,體色與雌蛛同。但雄蛛上顎前緣佈滿灰色長毛,與雌蛛不同。觸肢特別細長,約與體長相等。觸肢脛節彎曲,背側佈滿細毛。

 

【習性】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開始起。[例]馬拉松選手在開前,都會先熱身,避免運動傷害。
2.開始進行、揭開序幕。[例]母親節還沒到,各項母親節禮物的促銷活動就開了。
Hyracodon nebrascensis 內布拉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布拉斯犀最早是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被發現,它是大約生存於距今三千萬至三千四百萬年前的漸新世時期,而目前在美國科羅拉多州(Colorado),懷俄明州(Wyoming),南達科塔州(South Dakota)也還有被大量發現其頭骨碎片、顎骨及牙齒的紀錄。而且這些從北美大陸漸新世堆積中被發掘出的化石,其骨骼化石都相當的白。 內布拉斯犀身軀並不大,體型輕巧靈活,四肢細長擅長於奔。與它的身體相比,它的頭相對的比較大,看起來也比較重。而且它的頭上並不像現生的犀牛都有一到二根的鼻角來防禦其他動物的攻擊,所以面對當時的肉食動物,如古食肉類群、鬣狗等動物,唯一的生存方式就是逃
Subhyracodon occidentalis 西方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方副犀在犀牛族群是算是屬於較原始的犀牛,頭上並沒有角,體型也不像現代的犀牛那樣的龐大、笨重,反而是有點類似迷你馬。它有細長而擅於奔的四肢,腳趾的數目也和現代馬類一樣變為較簡化,腳上的腳趾只剩三趾,而且腿部的肌肉大多集中在靠近身體處。這樣一來使得腳變的更輕而方便移動,而且可以迅速逃離當時古食肉動物的追捕獵殺。古生物學家推測它可能可以的像馬一樣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在動詞、形容詞後面,表示結果或性狀。如:「得快」、「覺得很好」、「美得冒泡」。
揠苗助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大思想家孟子曾經舉宋人揠苗助長的故事來說明,養浩然正氣是必須藉由經常積累正義所產生,而不是偶然行義就可以得到的。要將行正義之事牢記於心,卻不可用不當的手段助長它。他說:宋國有一位農夫,一直擔心他的秧苗長不大,就到田裡把所有的苗都拔高一點。疲憊地回到家後,告訴家人說:「今天真是累死了,我幫助秧苗長大了。」他的兒子聽了,連忙到田裡一看,那些秧苗都已經枯死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揠苗助長」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使用不當的手段以求速成,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塞翁失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塞附近有戶善於養馬的人家,某天,家中的馬兒忽然到胡地去了,鄰人們都前來安慰。父親卻不在意地說:「這沒什麼好難過的,怎知不會帶來什麼好運呢?」過了幾個月,那走失的馬居然帶著一群胡人的駿馬回來,鄰人都來道賀。但是父親卻說:「這也不必太高興,怎知不會是災禍的前兆呢?」果然不久,兒子在騎馬時跌斷了腿,鄰人又趕來慰問。父親說:「腿跌斷了,怎知不是我們的福氣呢?」過了一年,胡人入侵,當地年輕人都被召去作戰,大多數人不幸戰死,兒子卻因為瘸腿,保全了性命。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塞翁失馬,安知非福」或「塞翁失馬」,用來比喻因禍得福。
老驥伏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馬雖老了,伏在馬槽邊,仍想奔千里的路程。語出漢.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比喻年雖老而仍懷雄心壯志。宋.陸游〈與何蜀州啟〉:「老驥伏櫪,雖未歇於壯心。」也作「伏櫪老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放開、鬆開。[例]撒手不管、撒腿就
趨之若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鶩,鴨。趨之若鶩指像成群的鴨子般過去。形容前往趨附者極多。《孽海花》第二十七回:「白雲觀就是他納賄的機關,高道士就是他作惡的心腹,京外的官員,那個不趨之若鶩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