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1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學習目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某些情況下它們可以有用的。首先,通常目標對一些結構不嚴謹的活動如演講、影片、和研究計劃等較能成功的促進學習;而對結構嚴謹的事務如有計劃的教學等,目標似乎較沒有太大效用。再者,如果學習內容和活動本身的重要性並不明顯,教學目標將可凝聚學生的焦點而增進學生成就。但是當主要的工作是要獲得一個文章的大意或將一些資訊轉換到一個新的情況,那麼目標便比較沒用。在這情況下,最好是運用一些著重在意義的問題,並且將這些問題放在文句的前面。 現實實施直到今日大部分的學區仍...
資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瞭解資訊與網路科技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2)培養學生使用資訊與網路科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3)增進學生利用各種資訊與網路科技技能,進行資料的搜尋、處理、分析、展示與溝通的能力。 (4)培養學生運用資訊科技進行邏輯思維的習慣,以有效解決日常生活與學習的問題。 (5)導引學生瞭解資訊倫理、資訊安全及資訊相關法律等相關議題。 (6)培養學生使用資訊與網路科技的正確態度,應用資訊科技提升人文關懷,增進合作、主動學習的能力。 分段能力指標資訊教育能力指標編碼原則,第一碼代表課程核心能力序號,資訊核心能力包括:(1)資訊科技概...
細大不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小兼容並收,皆不拋棄。唐.韓愈〈進學解〉:「貪多務得,細大不捐。」
狂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時勢、潮流的衰頹,如同巨浪傾瀉一般,難以遏止。如:「力挽狂瀾」。唐.韓愈〈進學解〉:「障百川而東之,迴狂瀾於既倒。」
班級常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雜、不切實際。5.教師應該多方地參酌其他教師所規範的班級常規,並廣徵教師同仁的意見。6.班級常規在促進學習,教師應激勵學生因受罰而需改正行為的意願和動機。7.運用信函、班刊或網頁讓家長瞭解班規、執行方式、以及可能的輔導作法。8.列舉學生應有的權利和學習的規定,使學生享有班級的歸屬感並引以為傲。9.設計有計畫、有結構的課程來教導學生有關班規、例行事務、以及期望標準。10 .班級常規的精神與作法必須與學校的校規一致,不能有衝突或違背的情形。至於具體的班級常規條目,Evertson,Emmer和Worsham(2005)提出了...
自學輔導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交換訂正,或實施共同訂正,或由教師個別訂定,然後將訂正結果分發給學生,必要時定要實施補救教學,以增進學習效果。 注意事項1.自學輔導法要使學生明瞭學習目的,才能激發其強烈之學習興趣。2.使用自學輔導法時,需與其它之教學方法相互配合,方能擴大教學實效。3.實施自學輔導前,教學環境之佈置及學習氣氛之培養至為重要,因此適當的物質環境及精神氣氛有助於自學。4.自學時間的適當分配,也是學習成功的先決條件之一,可根據學生年齡之大小和教材長短,而做合適之分配。5.教師輔導學生自學時,在學生向其請教問題時,不可顯露出厭煩和無奈之表情,...
教學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師生之間基本上存在著一種必然的衝突現象,因為教師是成人社會的代表,為了教導學生學習、維持班級秩序、增進學習效果,採取權威、命令和控制方式,不得違逆和反抗。然而學生有其自發性的生活需求和慾望,希望依自己的意願主動求和,不願處處皆受壓抑和宰制。這種長期存在的關係,就會形成師生之間的對立和衝突。是故,華勒分析師生關係時,就提出制式化的主從形式(a form of institutional dominance and subordination)論點,就是說明師生之間存有潛在的對立情感。後來,傑克遜(P. Jackson)經過...
畫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畫成的餅。比喻徒具形式而無實用價值。唐.李商隱〈詠懷寄祕閣舊僚二十六韻〉:「官銜同畫餅,面貌乏凝脂。」亦比喻落空的事情。《三國演義》第一一二回:「今番伐魏,又成畫餅矣。」《文明小史》第三六回:「我們進學的事,看來已成畫餅。」
有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故意。《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傳.太史公曰》:「梁惠王謀欲攻趙,孟軻稱大王去邠。此豈有意阿世俗苟合而已哉!」《文明小史》第十四回:「碰著這種倒霉學臺,有意難人,我料想也不會進學的。」
行為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促發其行為表現。認知行為改變治療法乃是透過「自我意向」(self-verbalization)以促進學生的外顯行為,研究指出,它對學生的攻擊行為、過動行為及合宜教室行為的改善的確有效。從學校心理學家觀點言,此法的缺失有二:一為依此作為直接處理方式較為費時;二為實證研究證實,它較適用於特定之問題(如焦 慮或低自我概念問題處理)。認知行為改變法如艾里斯(A. Ellis)所提倡的理情治療法,理情治療法的主要目標在於檢核當事者的內在語言,這些內在語言形成當事者的非理性信念,進而導致其情緒或行為困擾,經由理性思考模式的導正,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