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6.46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掙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非常猶豫、難以決定。[例]在父母與女友之間,他掙扎了許久,還是割捨不下任何一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包含卵、若蟲和成蟲三個階段。(註2) 蟬蜕蟬蜕的形狀因種類而異,雖然蟬蜕是沒有生命的物質,但採集時還是要小心,必須交蟬蜕用柔軟的紙張包好,或個別收在小塑膠管中。因為在以後鑑定蟬種時,觸角的粗細(觸角通常由7或8節所組成,各節間長度的比例會是鑑定上重要的依據)、長毛的情形,都是其鑑定的依據,所以欠缺觸角的蟬蜕就會失去牠在學術上的利用價值。(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蟬英文關鍵字: cicada 參考書目註1:台灣昆蟲教室,朱耀沂編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2012,頁84。註2:昆蟲大奧秘,東方編輯小組企劃,台灣東方出版社...
鋌而走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春秋時代,晉、楚兩國爭當諸侯的盟主。據《左傳.文公十七年》載,有一次晉國大會諸侯,卻不見鄭國來參加,因此懷疑鄭國對晉有二心。鄭國國君於是寫了一封信給晉國國君說:我國雖小,但三年來多次朝見晉君,以人臣之禮相事,已盡了最大的誠意,但是你們還是懷疑我們的忠誠。現在我們鄭國的處境是前頭怕,後頭也怕;既害怕楚國來攻,又擔心晉國來犯,當我們被逼得走投無路時,就像被獵人追捕的鹿一樣,為了活命,匆忙之間,無法審慎選擇庇護之所。如果晉國過分威逼,鄭國在窮途末路之餘,即使會走上滅亡的下場,也會用全副兵力抗晉,或倒向楚國。後來「鋌而走險」就從原文摘出,被用來指在窮途末路或受逼迫時採取冒險行動或不正當的行為。
一日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面。您說這是為什麼呢?”太子丹說:“那是因為它精力不行了。”“對呀!—現在您聽說的關於我的情況,都還是我壯年的事,您不知道我已年老了,精力不行了。”田光停了停又接著說:“當然;雖然有關國家的大事我已無能為力,但我願向您推薦一個人,我的好朋友荊坷,他能夠承擔這個重任。後來,太子丹結交了荊軻,派去行刺秦王,但最後行刺以失敗告終。出處《史記•刺客列傳》 解釋 原形容良馬跑得很快。後比喻進步神速或事業發展得很快。 詞意 相似:突飛猛進、日新月異、與日俱增相反:老牛拖車 例句 電子產品發展一日千里,汰舊更新的速度快得驚人。
東山再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一樣,輕描淡寫的回答說:“我已經有安排了。”謝玄心裡想,謝安也許還會囑咐些什麼話。等了老半天,謝安還是不開腔。謝玄回到家裡,心裡總不大踏實。隔了一天,又請他的朋友張玄去看謝安,托他向謝安探問一下。謝安一見到張玄,也不跟他談什麼軍事,馬上邀請他到他山裡一座別墅去。到了那裡,還有許多名士先到了。張玄要想問,也沒有機會。謝安請張玄陪他一起下圍棋,還跟張玄開玩笑,說要拿這座別墅做賭注,比一個輸贏。張玄是個好棋手。平常跟謝安下棋,他總是贏的。但是,這一天,張玄根本沒心思下棋,勉強應付,當然輸了。下完了棋,謝安又請大伙兒一起賞玩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脫去。[例]已經剝了兩件衣服,還是覺得熱。
端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詳細察看。[例]小學同學會時,我端詳了半天,還是想不起對坐的同學叫甚麼名字。
麻木不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對事物漠不關心或反應遲鈍。[例]不管大家怎麼勸導他,他還是依然故我,真是麻木不仁。
夢寐以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夢寐以求」這個成語是從《詩經.周南.關雎》中的「寤寐求之」一語演變而來。在《詩經》第一篇〈關雎〉中,描述一個男子在河邊邂逅了一位美麗的姑娘,回家以後,朝思暮想,「寤寐求之」,意思就是說他無論是清醒著還是睡著了,沒有一刻不在想怎樣去尋求佳人,與她締結良緣。後來「夢寐以求」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願望強烈而迫切。
怡然自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欣悅而自覺滿足的樣子。[例]顏回一簞食、一瓢飲,生活在陋巷中,還是怡然自得,守道好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