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0.77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八拜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代王實甫《西廂記》,是根據唐代元稹〈鶯鶯傳〉(一名〈會真記〉)改寫鋪陳而成的雜劇,內容是寫張君瑞與崔鶯鶯的戀愛故事,和《鶯鶯傳》不同的是,結局是完滿團圓。典源這裡節錄的是,張君瑞第一次出場向觀眾所作的自我介紹。敘述他在赴京趕考途中,路經河中府蒲關,是老友杜確所鎮守的地方,在當年還是同郡同學時,兩人曾結拜為異姓兄弟的好朋友。古時候因為對父執輩須行八拜禮,所以朋友若相交親密如同手足,經過約定,互視對方父執如同自己的親人,即可稱為「八拜之交」。後來「八拜之交」可能就是出自此處,被用來指結拜為異姓兄弟姊妹的朋友。
對牛彈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彼此無法溝通。典出漢.牟融《理惑論》。[例]跟他講道理,簡直是對牛彈琴,還是別浪費脣舌吧!
層出不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談到,以往的兵書多是在講述隊伍陣仗、攻守進退、紀律號令等用兵的方法,但真正到了戰場,並不一定受用,還是要靠智慧才能取勝。而直到《孫子兵法》這本書才真正觸及到用兵的智慧。書中所述的兵法包羅萬象,「百出不窮」,可因應各種戰況,而基本的原則就是「詐」,即是「欺敵」。後來「層出不窮」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接連出現,沒有止盡。出現「層出不窮」的書證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二回:「我道:『這科場的防範,總算嚴密的了。然而內中的毛病,我看總不能免。』繼之道:『豈但不能免,並且千奇百怪的毛病,層出不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重複、反覆。[例]這幅設計圖他看了又看,還是不滿意。
安步當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但大王過來的話,就是接近、尊重士人,這樣不是比較好嗎?」齊宣王聽了很生氣地說:「到底是君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顏斶說:「當然是士人尊貴!」齊宣王便問:「怎麼說呢?舉個例子。」顏斶便說:「從前秦國伐齊經過魯國,下令不得毀壞賢士柳下惠墓方圓五十步內的一草一木,否則一律殺無赦。又下令說:能砍下齊王人頭者,就能封萬戶侯賜給重賞。可見一國之君的人頭,還不如死去賢士的墳墓。」齊宣王很不高興,但又無法反駁,只好沉默不語。這時旁邊的大臣都很緊張,對顏斶說:「你趕快上前去吧!大王是大國之君,天下的士人都來投效,四方的諸侯都莫敢不服,是多麼尊貴!而世間的高士,都是住在鄉野的『匹夫』而已,怎麼可以跟君王比?」...
呆若木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呆若木雞」的「木雞」指木製的雞,見於《莊子.達生》中,原是用來比喻訓練有素的鬥雞,在任何情況下都十分沉著,紋風不動。鬥雞,是一種使雞相鬥以決勝負的遊戲。從前有個叫紀渻(ㄒㄧㄥˇ)子的人為齊王馴養這種戰鬥用雞,十天後齊王問:「可以了嗎?」他回答道:「還不行!牠看來還是很驕傲,很容易衝動。」又過了十天,齊王再度詢問,他仍說:「還是不行!別的雞鳴叫,牠就跟著叫,不夠沉著。」再過十天,齊王再問,他又說:「還是不行!牠的氣勢還太旺盛。」終於在十天後,齊王再問時,他說:「可以了!牠現在對於其他同伴的鳴叫毫無反應,沈穩的態度使牠外表看來像是隻木製的雞,可說是已具備了完善的戰鬥力。我想別的雞只要看到牠的樣子...
分道揚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道揚鑣」原作「分路揚鑣」。北魏時,有個名叫元志的人,不但是皇親國戚,還是當時首都洛陽的行政長官。他個性強悍,任何事都不輕易退讓。有一天,他乘座車走在路上,御史中尉李彪的座車也迎面而來。由於兩方都人馬眾多,一定要有一方退讓才能通過。照理說,官小的人要讓官大的人先走。而以官職來論,李彪是中央官員,元志只是地方首長,應該要禮讓。但元志個性強硬,加上是皇親國戚,硬是不肯讓步。雙方因此鬧得不可開交,決定去找皇上評理。李彪見了孝文帝說:「我是御史中尉,官比他大,區區一個洛陽市長怎麼可以這樣和我對抗呢?」元志反駁說:「我是國都所在的洛陽市長,洛陽城裡每個人都歸我管,哪有比照其他地方官,讓中央官員先走的道...
執迷不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當地的領袖喊話,說他們受到良好的教養,只是受制於惡人,才不得不為亂。若歸順朝廷,即能轉禍為福。但若還是「執迷不悟」,與朝廷對抗,一旦大軍壓境,將會萬劫不復。此處的「執迷不悟」就是這樣的用法。
虎頭蛇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大抵朝廷之事,虎頭蛇尾,且暫為逃難之計,倘或天天可憐,不絕盡汪門宗祀,此地還是我子孫故業。」
設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3.吳延玫<火鷓鴣>:「你不知道那聲音是來自地下,還是來自天上?」 參考資料(註一) 董季棠著:《修辭析論》,台北:益智書局,1985年11月三版。頁103-114。(註二) 蔡宗陽著:《應用修辭學》,台北:萬卷樓圖書,2001年5月初版。頁90-111。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592916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設問英文關鍵字:question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