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8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放時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切斷電流到實際放的時間。
描述性詮資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描述性詮資料(descriptive metadata)是指用來描述或識別資訊資源的詮資料,主要目的是資源的探索與識別。在資料庫或系統層次,是為能查詢與檢索資源,如:查詢一個影像典藏品系統,以找到所需的一幅書畫;在網路層次,則是能讓使用者探索資源,例如:查詢網頁,找到有關印象派畫家雷諾瓦的數位化作品。應用範例,包括:編目記錄、查檢工具、專門性索引、兩個資源間的超連結關係、使用者的註解、藉由記錄創造者產生的記錄保存系統等。元素實例,包括資源的內容或書目性特徵,諸如題名、摘要、創作者、主題與關鍵詞、語言;資源的實體特徵,諸如資源媒介、尺寸、狀況;以及唯一識別碼。 相關標準,包括Dublin ...
行政性詮資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政性詮資料(administrative metadata)是用來管理資訊資源的詮資料,包括資源在何時、如何被產生,及誰能取用它等資訊。有些文獻將行政性詮資料再區分為典藏性詮資料、權利管理詮資料及技術性詮資料。主要的應用範例,諸如徵集資訊、權利與複製追蹤、合法取用的需求記錄、位置資訊、數位化的選擇、相似資訊物件間的版本控制與區別、文書保存系統的稽查特徵等。行政性詮資料的元素實例,包括擁有者、智財權日期、複製及散佈限制、使用權資訊等。其中,技術性詮資料是有關系統如何運行或詮資料如何運轉之資訊,以促進數位典藏品的短期與長期管理及處理,包括建立典藏品的技術性資料及品質控管等,主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經。《文選.孔稚圭.北山移文》:「談空空於部,覈玄玄於道流。」
描述的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德門(L. Goldman)以三度空間的立體模式來說明學生資料的來源、處理方法、解類型等三者之間的交互關係,此一立方體的長寬高三個向度為:
  1.寬的向度係「資料來源」:分為測驗資料、非測驗資料等兩類。
  2.長的向度係「資料處理方法」:分為機械處理(統計處理)、非機械處理(臨床診斷處理)等兩類。
  3.高的向度係「解類型」分為描述的解、溯因的解、預測的解、評斷的解等四類。
  「描述的解」係描述學生身心特徵狀態,如學生的人格特質、自我觀念、行為困擾、智力高低、語文能力、數學能力、身體健康等特徵。教師與輔導人員可收集有關學生各種...
資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資料的過程技能乃是指根據觀察、分類、測量、應用時空關係及控制變因等科學過程所蒐集的數值或資料加以解的能力;是一種統整的過程技能,也是科學上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能力,須要經由探討過程多方加以培養訓練的。每當我們看電視新聞、報章雜誌的圖片、天氣圖等,也都需要應用這種能力。
  解資料的能力主要表現在學習者能由所提供之文字、圖片、數據與關係曲線圖中:
  1.點出資料中深一層的概念或發現其所代表之涵義;
  2.比較資料間之異同,看出其差異或相同之處;
  3.分析指出變因以及變因間之關聯性,說明其間之變化關係或變化率;
  4.綜合歸納看法...
〔校勘學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校勘學例〕,陳垣著,1959年中華書局出版,為中央研究院刊本〔元典章校補例〕之重印本。6卷。1930年作者用故宮發現的〔元典章〕的元刻本對校沈家刻本,又用諸本互校,校得沈刻本訛誤衍脫顛倒之處12,000餘條,「籀其十之一以為之例而疏之」。該書前5卷列舉錯誤諸例;第1卷行款誤例;2卷通常字句誤例;3卷元代用字誤例;4卷元代用語誤例;5卷元代各物誤例,共5大類42小類。第6卷為校勘原理,從理論上總結出「校法四例」,被公認為校勘之正規方法。
能量放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慮如圖之一含裂縫半長度a的結構物,受到外力P的作用,在物體之內部則會因受力而產生變形,因此可以計算出其內部的應變( )及應力(σij)。假設 U 為應變能,是為一純量,則應變能與應力及應變間的關係,一般可表為 。此外,假設γ為裂縫延伸時,產生每單位面積新的裂縫表面所需的表面能,而由於上下裂縫表面之故,因此裂縫延伸時,所需之表面能為2γ。因此,當所作用之外力p達到一臨界值時,物體內部之應變能大於產生新的裂縫表面所需之表面能即U>2γ,則裂縫便會延伸。由於應變能的放,提供所需之表面能。因此定義出一能量放率 G,G=-∂V/ ∂a,即每單位長度之裂縫延伸,其應變能之改變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的經典。指經、律、論三藏。
易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焦循撰,二十卷。周易貫通、旁通之理;焦循治易在清儒中稱最精,此並所著《易章句》、《易圖略》二書,可窺其易學之全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