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43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體名。刻在器物或石碑上,警惕自己或讚他人的文字。如:「座右銘」、「墓誌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歌、贊揚。《文選.班固.東都賦》:「下舞上歌,蹈德詠仁。」唐.張籍〈和裴司空酬蒲城楊少尹〉詩:「聖朝偏重大司空,人詠元和第一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管、關住。如:「把雞鴨圈住。」《晉書.卷四六.劉傳》:「魏氏承之,圈閉親戚,幽囚子弟,是以神器速傾,天命移在陛下。」
愛莫能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莫能助」原作「愛莫助之」。春秋時,周宣王是個知人善任的君王,使得原本衰落的周室得以中興。而仲山甫就是一位賢德有能的大臣,受到宣王的重用,〈詩經〉裡有一篇題為〈烝民〉的詩,就是一位叫尹吉甫的大臣,贊仲山甫的賢能。詩裡說他有良好的品德,堅強的意志,日夜不停地工作,全心全意輔佐君王,做好每一件事。有句話說:「德行輕如毛,但很少人能舉得起來。」左思右想,天底下也只有仲山甫一人可以辦得到,別人無法幫助他。後來「愛莫能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表示內心雖然同情,想要幫助卻無能為力。
食古不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援古5>恐其食生不化也;駢麗6>恐其不虛微也。今試取破山之《語錄》讀之,數者曾有一於此乎?典謨雅,當時無慮數千萬帙,今之所存僅尼父既刪之後數卷耳。 〔注解〕 (1) 不測:不能預料。 (2) 蘊藉:含蓄不外露。 (3) 依違:順從或違背,猶疑不能作決斷。 (4) 不根:沒有根據。 (5) 援古:引用古義。 (6) 駢麗:指整齊對偶的文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揚天子的明智,故用以稱與天子有關的。如:「睿旨」、「睿謨」。
信誓旦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周初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扣除六篇有目無辭者,共三百零五篇,其內容分為風、雅、三大類,為中國文學總集之祖,也是當時北方文學的代表。其中「風」是當時各諸侯國的民間歌謠,本由諸侯採擷其國的民歌,貢獻於天子,並由樂官統籌匯整。《詩經》中共分十五國風。「衛風」即為古衛國的歌謠,故址約在今河北省南部和河南省北部一帶。〈氓〉為棄婦自訴怨傷之詩。在詩中女性自訴:他們本是結髮夫妻,新婚之時,談笑何等歡樂,而廝守到老的誓言又是何等誠懇,如今丈夫居然不念舊情,狠心將自己拋棄。既然丈夫完全不念舊情,自己又有什麼好說的呢?後來「信誓旦旦」被用來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敗壞、破壞。如:「沮壞」。《韓非子.二柄》:「妄舉,則事沮不勝。」唐.韓愈〈伯夷〉:「今世之所謂士者,一凡人譽之,則自以為有餘;一凡人沮之,則自以為不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詩經》體裁之一。於天子諸侯朝會宴饗時歌誦。有大雅、小雅之分。[例]風、雅、是《詩經》的三種體裁。
額手稱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手齊額,表示慶幸。《東周列國志》第三七回:「文公至絳,國人無不額手稱慶。」《野叟曝言》第五七回:「沒一個不咋舌驚歎,如醉如夢,額手稱慶,欣喜欲狂。」也作「額手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