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若死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莊子.知北遊》:「被衣大說,行歌而去之。曰:形若槁,心若死灰。」心不為外物所動,如不再燃燒的灰燼。《隋書.卷五七.盧思道傳》:「心若死灰,不營勢利,家無儋石,不費囊錢。」也作「心如死灰」。
趙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0年)請求致仕,遂以宰相兼任西京洛陽留守、河南尹。淳化三年(992年)春,以“老衰久病”三次上表乞骨,太宗只好答應,三月,拜太師,封魏國公。同年七月十四日,病卒於洛陽。太宗聞訊,痛哭涕泣。追封真定王,謚忠獻。次年二月,葬於洛陽邙山。 評價王夫之在《宋論》卷二《太宗》裡專立一節《趙普之奸》說,“唐亡以後,鄙夫以成奸之習氣,薰灼天下而不可浣。”。 參考書目 《如果這是宋史》貳:我的天下我裝修 張其凡:《趙普評傳·陳橋兵變的指揮者》 以上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5%B5%...
好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很好、完好。《水滸傳》第九八回:「今已三年有餘,尸如何兀是好好地?」也作「好好兒」。
行尸走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走動卻沒有魂魄的軀體。比喻一個人徒具形,缺乏生氣,庸碌無為。晉.王嘉《拾遺記》卷六:「夫人好學,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譾劣無能,謂之行尸走肉。」也作「行尸走骨」、「行屍視肉」、「走骨行屍」、「走肉行屍」。
邯鄲一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甚好佚樂,後庭聲色14>,皆第一綺麗。前後賜良田、甲第15>、佳人、名馬,不可勝數。後年漸衰邁,屢乞骨16>,不許。……是夕,薨17>。盧生欠伸18>而悟,見其身方偃19>於邸舍20>,呂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觸類如故21>。生蹶然22>而興,曰:「豈其夢寐也?」翁謂生曰:「人生之適,亦如是矣。」 〔注解〕 (1) 黍:植物名,即今俗稱之黃米。一年生草本。葉細長而尖,有粗毛,平行脈。果實呈淡黃白色,帶黏性;宜於大暑時植於旱田。 (2) 榮適如志:如願獲得榮華富貴。 (3) 竅其兩端:兩頭有孔。竅,音ㄑ|ㄠˋ,孔。 (4) 俛首:低頭。俛,音ㄈㄨˇ。 (5) 清河崔氏:清河縣的崔姓...
波希米亞人(Bohemia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地層中經化石化作用所形成的生物遺,或生物活動所遺留的痕跡。可用以鑑定地層年代及沉積環境,並了解生物的演化。
瞅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顧視、理睬。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眼見的凍死屍,料沒個人瞅睬。」也作「偢采」。
魚得忘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得魚忘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筌,是竹編的魚籠,用以捕魚。蹄,是捕兔用的網子,即是兔罝。莊子用筌和蹄比喻為了達成目的而採取的手段,捕捉魚和兔才是獵人真正的目的。如果已經捕捉到魚,那筌就沒有用處,已經捉到兔子,那蹄也失去了作用,這兩者就可以拋棄不用了。同樣的,言論和著作是用以闡明道理的工具,道家認為天地間的至理,並非言語文字所能傳示,所以主張人不可拘泥於語言文字之中,一旦通達道理,就應該捨棄這些外在的形式。後來「得魚忘筌」這句成語被用來比喻悟道者忘其形。亦用來比喻人在達到目的成功後就忘掉賴以成功的手段或憑藉物,有背義忘恩之意。
揮金似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麴而哦3>,小詩立成。晚更婉熟,不樸不圓。元和4>(賸)馥5>,揮金如土。結客如市,遠韻翛然6>,形之外。名利之徒,其隘如髮,敗意苦心,十居七八。開口一笑,人生能幾?君醉不知,笑以沒齒。 〔注解〕 (1) 日飲亡何:每天喝酒作樂,不過問世事。見「日飲亡何」。亡,音ㄨˊ,同「無」。 (2) 羽衣岸巾:形容衣著簡率不拘。 (3) 枕麴而哦:喝酒吟詩。麴,音ㄑㄩˊ,把麥子或白米蒸過,使它發酵後再晒乾,稱為「麴」。 (4) 元和:即「元和體」,指唐憲宗元和年間詩文的作風。如學韓愈文的奇詭,樊宗師文的苦澀,張籍歌行的流蕩,孟郊詩的矯激,白居易詩的淺切,元稹詩的淫靡。 (5) 馥:餘風。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