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得趣忘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得意忘形」之典源,提供參考。(一) 《晉書.卷四九.阮籍列傳》阮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於世。籍容貌瑰傑,志氣宏放,傲然獨得,任性不羈,而喜怒不形於色。或閉戶視書,累月不出;或登臨山水,經日忘歸。博覽群籍,尤好《莊》《老》。嗜酒能嘯1>,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時人多謂之痴,惟族兄文業每歎服之,以為勝己,由是咸共稱異。 〔注解〕 (1) 嘯:大叫。(二) 宋.歐陽修〈李邕書〉(據《歐陽文忠公集.卷一三○.試筆》引)余始得李邕書,不甚好之,然疑邕以書自名必有深趣。及看之久,遂謂他書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篤。譬猶結交其始也難,則其合也必久。余雖因邕1>書得筆...
闔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闔家、全家。《晉書.卷七三.庾亮傳》:「亮明日又泥首謝罪,乞骨,欲闔門投竄山海。」
避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讓位於賢者。如:「在交接儀式上,卸任的經理表示,為了公司更好的發展,所以避賢讓位。」唐.李適之〈罷相作〉詩:「避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
尸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煉得道者遺其形而成仙。《北史.卷二七.李先傳》:「年九十餘,顏如少童。一旦,沐浴冠帶,家人異之,俄而坐卒。道士咸稱其得尸解仙道。」《聊齋志異.卷一○.恆娘》:「明日老父尸解,妾往省覲,不復還矣。」
衢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四通八達的大道。《三國志.卷十一.魏書.管寧傳》:「謹拜章陳情,乞蒙哀省,抑恩聽放,無令骨填于衢路。」
藍田猿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小),而壁板厚,頷骨寬且向後傾斜,眉稜粗且壯,眼眶略近於方形,鼻梁低且平,無下,嘴巴前突,而牙齒粗且大,齒冠則粗且短,其腦容量大約為七百八十毫升(比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小),而枕部則為寬闊而圓頓,為楔形輪廓。一般認為藍田猿人以可直立行走,其身體相當粗壯,而腿較短,相對而言雙臂較長,下垂接近膝蓋處,頭部向前傾,有駝背的情形,立正不若現代人筆直。藍田猿人的遺存藍田猿人的遺存主要為舊石器,以脈石英或石英岩礫石時打製而成,如:尖狀器、刮削器、石片、石球等。 參考書目註1:通鑑文化編輯部,《消失的古文明》,新...
死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死後的體。《三國演義》第八四回:「先主遙望遍野火光不絕,死屍重疊,塞江而下。」《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到三更半後,只見那死屍漸漸動起來。」
不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不珍惜、不看重。《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聶政》:「鄉使政誠知其姊無濡忍之志,不重暴之難,必絕險千里以列其名。」
兵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戰事。《後漢書.卷六.孝質帝紀》:「又兵役連年,死亡流離,或支不斂,或停棺莫收,朕甚愍焉。」
土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加文飾。《新唐書.卷一一五.郝處俊傳》:「處俊資約素,土木形,然臨事敢言,自秉政,在帝前議論諄諄,必傅經文。」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