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4.98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有始無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鏡花緣》第五四回:「嗣後一同赴試,彼此都要相顧,總要始終和睦,莫因一言半語,就把素日情分冷淡,有始無終,那就不是了。」
駟不及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一說出去,就是用四匹馬拉的快車也追不回來。比喻說話當慎重,不可失言。《論語.顏淵》:「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四.四卦》:「次三,駟不及舌,有悔。象曰:駟不及舌,滕口說也,一言之失,悔何追也。」
駟馬難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一說出去,就是用四匹馬拉的車子也追不回來。比喻言之既出,不可挽回。[例]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竟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天。[例]他落榜後竟日不發一言,神情沮喪,真令人擔心。
莫可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抗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2>偏袒扼腕3>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4>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5>。太子6>聞之,馳往,伏屍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屈原》、《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溫舒》。 (2) 樊於期:?∼西元...
情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情的變化、經過情形。《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有煩子敬,回見吳侯,勿惜一言之勞,將此煩惱情節,懇告吳侯。」《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次日,將出兵得勝的情節報了上去。」
階下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指立於公堂臺階下受審的犯人。後泛指被拘禁的人。《三國演義》第一九回:「公為座上客,布為階下囚,何不發一言而相寬乎?」
為之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抗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2>偏袒扼腕3>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4>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5>。太子6>聞之,馳往,伏屍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屈原》、《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溫舒》。 (2) 樊於期:?∼西元...
團體迷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使與自己相反的意見也要加以尊重和容忍,容許自己的想法接受質疑和挑戰,尤其身為組織領導者,不能存有「一言堂」的想法,否則團體迷思馬上浮現,對於整個組織決策品質將是弊大於利,而且也會危害到組織的生存及發展。總之,團體迷思就是團體分享式決定閃生的問題之一,組織應盡力去克服團體迷思的種種症狀,使分享式決定能夠具有較佳的決定品質,以提升組織的效率和效能。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團體迷思英文關鍵字:group think參考書目: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5),教育新辭書,p.152-153,臺北市: 高等教育。
大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大致相同。《漢書.卷九六.西域傳上.大宛國傳》:「自宛以西至安息國,雖頗異言,然大同,自相曉知也。」《後漢書.卷七二.董卓傳》:「天下反覆未可知,相與州里,今雖小違,要當大同,欲共一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