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6 ms
共 1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跫然足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空谷足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空谷足音」典源作「足音跫然」。在《莊子.徐无鬼》中提到隱士徐无鬼,在魏臣子女商的引薦下見到魏武侯,兩人談得很愉快。等到徐无鬼出來後,女商好奇的追問原因。徐无鬼回答:「國君現在的情形,就像長期居住在荒野毫無人煙的地方的人,久處寂寞,聽到人的腳步聲就高興,何況是兄弟親戚間親切輕鬆的談笑。已經很久沒有人,用親切的言語和國君談笑了。」後來「空谷足音」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難得的人物、言論或事物。「空谷足音」較早的書證出自於宋.黃榦〈復李隨甫書〉詩:「朋友淩(凌)凋,每興索居之歎,反覆來求,真所謂空谷足音也。」
|
孤雛腐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孤獨的幼鳥和腐爛的老鼠。比喻微賤不足道的人或物。《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傳》:「今貴主尚見枉奪,何況小人哉!國家棄憲,如孤雛腐鼠耳。」《新唐書.卷二○三.文藝傳下.吳武陵傳》:「清河絕其南,弓高斷其北,孤雛腐鼠,求責不暇,又曷以救人哉?」
|
大海一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曹操、周瑜當時的英姿,戰船相接千里,旌旗飄揚遮空的壯觀景色,如今卻什麼都不剩,豈不是讓人無限感慨?何況我們如今所能做的就是學漁夫、樵夫般的過日子,以魚、蝦、麋鹿為友,駕著小船,舉酒相敬。人生就像寄居在天地間的蜉蝣,也像滄海中的一粒粟米,是如此地短暫、渺小。想到這裡,難免感傷起來,轉而羨慕長江的永無窮盡。希望自己也能像天仙一樣地遨翔天際,和明月同壽。這裡的「渺滄海之一粟」後來演變成「滄海一粟」這句成語,比喻渺小而微不足道。
|
以膠投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理每個人都應該了解。我以前很愚昧,不了解耕種的道理,所以我所種的田,一年都沒有收成;土地尚且如此,何況是人呢?以誠待人來交往,就算是原本疏遠的人,也會變得親密;如果用虛偽的態度與人交往,那麼就算是原本親密的人,也會變得疏遠。誠實的人相交,情誼就像膠與漆緊密接合那樣地堅固;虛偽的人相交,就好像薄冰見到太陽一樣,情誼很快就會消失。身為一個君子,豈能不留意呢?」後來「如膠似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感情的堅固或親密。
|
儒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服膺儒家學說的人。後泛指讀書人。《墨子.非儒下》:「今孔某之行如此,儒士則可以疑矣。」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龍虎也招了儒士,神仙也聘與秀才,何況咱是濁骨凡胎。」
|
況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何況、況且。《文選.班彪.王命論》:「況乎天子之貴,四海之富,神明之祚,可得而妄處哉?」《文選.陸機.豪士賦序》:「而時有袨服荷戟,立于廟門之下,援旗誓眾,奮勇於阡陌之上,況乎代主制命,自下財物者哉!」
|
一面之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見過一次面。比喻交情不深。《水滸傳》第八一回:「宿太尉舊日在華州降香,曾與宋江有一面之識。」《初刻拍案驚奇》卷八:「世上如此之人,就是至親的友,尚且反面無情,何況一飯之恩,一面之識。」也作「一面之交」。
|
廉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廉明察。《宋史.卷三二一.列傳.豐稷》:「豐稷字相之,明州鄞人。登第,為穀城令,以廉明稱。」《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專一奉勸世上廉明長者,一草一木都是上天生命,何況祖宗赤子?」
|
老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輕視詆罵的話。猶老不修。《世說新語.卷一九.賢媛》劉孝標注引《妒記》:「溫平蜀,以李勢女為妾;郡主兇妒,不即知之。後知,乃拔刀往李所,因欲斫之。見李在窗梳頭,姿貌端麗,……主於是擲刀前抱之曰:『阿子我見汝亦憐,何況老奴。』」
|
厲色疾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現自己認錯了,將牛還給劉寬,並向他謝罪,劉寬非但不怪罪,反而說:「長得差不多的東西,難免會認錯,更何況您又還給我,有什麼好謝罪的呢?」這件事讓地方父老稱頌不已。劉寬當官後,對待下屬也相當寬容。如有犯錯,也只用草鞭打,目的只是在處罰,而不傷人,有好的績業也歸功於下屬。出巡地方時,常與當地文人討論經義,與地方父老閒話家常,並訓勉少年做人處事的道理,使地方人士都受到他的影響而感化。由於他這種寬厚穩重的性格,使他即使面對急迫的事,也都不會因慌張而大聲說話。《後漢書》裡用「未嘗疾言遽色」來表示劉寬,處事一直相當穩重。後來「疾言厲色」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言語急迫,神色嚴厲,形容人發怒的樣子。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