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6.76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孝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相傳為曾子弟子所作,十八章。是儒家講孝道之書,闡發明王以孝治天下之大經大法。書分古今文二本,今文本為鄭玄注,古文本為孔安國注。自唐玄宗注本頒行天下,孔、鄭兩注並廢。清嚴可均有鄭注輯本,宋邢昺疏。
郭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玄武湖邊建了郭璞的衣冠塚,名「郭公墩」。郭璞之子敦驁被封為臨賀太守。 思想 郭璞在治學門徑上既接受儒家傳統,又承襲漢儒董仲舒陰陽災異學說,祖尚焦贛、京房《易》象數學,兼綜方術,精於卜筮,洞曉堪輿,成為儒術、方術、堪輿術融為一身的大家。 著作郭璞曾注釋《周易》、《山海經》、《穆天子傳》、《方言》和《楚辭》等古籍,現今的《辭海》或《辭源》上均到處可見郭璞注釋。郭璞花18年的時間研究和註解《爾雅》,以當時通行的方言名稱,解釋了古老的動、植物名稱,並為它注音、作圖,使《爾雅》成為歷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參考書。而郭璞開創的動、植物圖...
道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崇奉元始天尊及太上老君為教祖的宗教。相傳創於東漢張陵,陵著有《道書》二十篇,自號天師,故亦稱為「天師道」。以符咒為人治病,講煉丹長生之術,入教者須繳納五斗米,時人稱為「五斗米道」。始盛行於蜀郡,後經弟子廣布,信徒漸增,遂正式成為道教,流傳全國。[例]長久以來,道教與儒家、佛教思想結合,融入日常生活當中,一般人難以分辨。 △玄門、玄教
太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設立在京城,用以培養人才、傳授儒家經典的最高學府。西周時已有太學之名,漢武帝立五經博士,為西漢設太學之始。之後歷代名稱不一,制度亦有變化。《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故養士之大者,莫大(虐)〔虖〕太學;太學者,賢士之所關也,教化之本原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更兼存心梗直,在京師太學讀書。」
孔席不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席不暇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淮南子》為漢淮南王劉安集門下食客所編寫的一本書,其中思想駁雜,世以為雜家之代表。內〈脩務〉一篇以聖人之「有為」駁難道家之「無為」,並提及孔子、墨子為「有為」之例證。孔子和墨子都是古代重要的思想家,分別為儒家與墨家的創立者。孔子為宣揚儒家的仁義思想,周遊列國長達十三年,到六十八歲時才返回祖國魯國。墨子是戰國時代魯人,主張消弭戰爭,平等互愛,由於戰國時期各國之間大大小小的征戰不斷,墨子於是奔走四方,說服各國君王放棄戰爭。他們汲汲於行道,以天下為己任,一生都為天下生民而到處奔走,所以才會有「孔子無黔突,墨子無煖席」之語。整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落腳處的煙囪...
燃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旁搜而遠紹。障百川而東之,迴狂瀾於既倒:先生之於儒,可謂有勞矣。……」 〔注解〕 (1) 六藝:儒家的六經。指詩、書、易、禮、樂、春秋。 (2) 披:翻閱。 (3) 百家之編:諸子百家的典籍。 (4) 細大不捐:大小兼容並收,皆不拋棄。見「細大不捐」。 (5) 焚膏以繼晷:膏油,燈油,此指燈燭。晷,日光。 (6) 兀兀:音ㄨˋ ㄨˋ,勞苦不息的樣子。
三國演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中國古代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作者一般被認為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是四大名著中唯一根據歷史事實改編之小說。演義以史為據,以儒家思想為本,強調「忠義」;著重描寫戰爭,講述漢末黃巾之亂至魏、蜀漢及吳三國鼎立,到西晉統一百餘年間歷史,刻畫了眾多英雄人物。該書敘事「據正史,采小說,證文辭,通好尚。」[2]虛實結合,曲盡其妙。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李漁有言曰:「演義一書之奇,足以使學士讀之而快,委巷不學之人讀之而亦快;英雄豪傑讀之而快,凡夫俗子讀之而亦快。」
三絕韋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載大自然、天文和氣象等的變化,古代帝王作為施政之用,百姓用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傳,始為哲理的書,是儒家的重要典籍。 (3) 〈彖〉:十翼之一,論斷六十四卦卦名、卦辭的文字。 (4) 〈繫〉:十翼之一,闡釋易經卦辭之義。 (5) 〈象〉:十翼之一,爻象的釋辭。 (6) 〈說卦〉:十翼之一,陳說八卦法象所為。 (7) 〈文言〉:十翼之一,釋乾、坤二卦經文之言。
鄭衛桑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禮記.樂記》:「鄭衛之音,亂世之音也,比於慢矣!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指春秋戰國時代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儒家斥為淫聲,靡靡之樂。《文選.李斯.上書秦始皇》:「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
陸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帝即位後,陸賈再次出使勸說自稱南越武帝的趙佗廢去帝號,重新恢復與中原的臣屬關係。 哲學觀點陸賈學本儒家。他根據大亂之後需要休養生息的社會要求,著《新語》12篇,針對秦代實行嚴刑峻法的惡果,引述《詩》、《書》、《春秋》、《論語》,宣揚儒家貴仁義、賤刑威的思想,這是漢代最早的一部政論散文,文章質樸,議論切實,開賈誼、晁錯政論文的先聲。《漢書•藝文志》分漢賦為四派,其中一派以陸賈為首,並把枚皋、朱買臣、司馬遷、揚雄等21家274篇賦都納入陸賦之屬。《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