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3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曾參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曾參在費地時,有一個與他姓名相同的人殺了人,誤傳為曾參殺人,曾母起先不信,但經人再三的傳告,便信以為真,丟下手中正在織布的杼,嚇得逃跑了。典出《戰國策.秦策二》。後比喻流言可畏或誣枉的災禍。唐.韓愈〈釋言〉:「市有虎,而曾參殺人,讒者之效也。」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二齣:「這怎伸,硬疊成曾參殺人!」也作「曾母投杼」。
學富五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喻世明言.卷四.閒雲菴阮三償債》:「到一十六歲,果然學富五車,書通二酉。」
得過且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黑籍魂》第一回:「但是吃煙人的脾氣,總是得過且過,那一個是真心肯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構成、形成。如:「結」、「結仇」。
得隴望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歡喜家》第八回:「人是不知足的,得隴望蜀,那肯心灰。」
移樽就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九命奇》第三四回:「因為省城耳目眾多,而且凌氏眾人多在譚村,只得要移樽就教。」
痛定思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醒世恆言.卷二七.李玉英獄中訟》:「常言道:痛定思痛。李承祖死時,玉英慌張慌智,不暇致詳。到葬後漸漸想出疑惑來。他道:『如何不前不後,恰恰裡到家便死?不信有恁般湊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估量、觀察判斷。如:「你看這法子行得通嗎?」、「看來他真是被枉的!」
三姑六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綿菴鄭虎臣報》:「常言道:『三姑六婆,嫌少爭多。』那媒婆最是愛錢的,多許了他幾貫謝禮,就玉成其事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人的代稱。如:「蒼頭」、「老實頭」、「大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