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國古代天文學上所假定的歲星。古人把黃道附近一周天分為十二等分,並分別予以命名,而歲星(即木星)由西向東繞日運行,正好十二年一周,因此古人以歲星所在的部分為歲名,但歲星的運行方向與將黃道分為十二支的方向正好相反,為避免不便,古代的天文學家便設想出一個與真歲星運行方向相反的假歲星,稱之為「歲」。
2.術數用語。指歲之神,命學上以歲為百神之主,尊貴不可犯,其所在方位不宜興造、移徙、嫁娶,犯者必凶。漢.王𠘺《論衡.難歲》:「假令歲在甲子,天下之人皆不得南北徙,起宅嫁娶亦皆避之。」也稱為「青龍」。
3.比喻凶惡的人。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二折:「花花歲為第一,浪子喪門世無對。」《水滸傳》第二六回:「這番蕭牆禍起了!這個歲歸來,怎肯干休!」
昊伏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昊伏羲是軒轅教信奉的神祇之一。然中華民族遠古聖人,必是對人民生活所需者,有重大發明創造,備物致用,立成器以利天下的;距今六千七百多年,昊伏羲氏(約4754 R.C.)即開啟民族文明的曙光。
  伏羲,風姓,用鳳凰作圖騰;教民佃漁畜牧,馴伏鳥獸為禽畜,包括:牛馬羊雞犬豕等,功德卓著,群后載為共主,並以龍紀為主權象徵。龍為靈物,潛水飛天,變化莫測,含有霖雨蒼生之義。
  伏羲后女媧,始立媒妁,以雙儷皮為聘禮;伏羲始制嫁娶,定婚姻之禮,立家庭之制,方有父子之親,長幼之序,若臣之義,人倫既明,人道乃定,社會平安。伏羲都陳,傳十五世,凡一千二百六十年。
  伏義始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過半百的人,江北尊稱為「老」。《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好久不曾來看老,老在家享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音律中十二律之一。取萬物簇生之意。乃六陽律之第二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君的母親。《三國演義》第五四回:「但我國吳夫人甚愛幼女,不肯遠嫁,必求皇叔到東吳就婚。」也稱為「國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古時代。《禮記.郊特牲》「大古冠布」句下漢.鄭玄.注:「唐虞以上曰古也。」《呂氏春秋.恃君覽.恃君》:「昔古嘗無君矣,其民聚生群處,知母不知父。」
陰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曆法,簡稱為「陰曆」。我國古稱月球為「陰」,故根據月相圓缺的週期而定的曆法即稱為「陰曆」。如回曆屬純陰曆,與陽位置毫無關係,因此沒有閏月。我國自古流傳至今的農曆,雖然俗稱為「陰曆」,其實是以陽曆為骨幹,以陰曆為附屬的陰陽合曆,所以,一年分成十二個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外,還有三年一閏,五年兩閏,十九年七閏的置閏問題,以使曆年的平均長度與陽年相當,並符合自然節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職官名。掌理宗廟禮儀。秦時置奉常,漢更名為常,歷代沿用之。《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奉常,秦官,掌宗廟禮儀,有丞。景帝五年更名常。」
2.畫有日月星辰等圖案的旗幟。《書經.君牙》「紀于常」漢.孔安國.傳:「王之旌旗,畫日月,曰常。」
屯墾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族自二千年前亡國後,人民流離失所。十九世紀末,東歐的猶人逐步返回巴勒斯坦,建立猶屯墾區(Kibbutz)。區內居民實驗社會主義的理想,共營共享一切生產成果,以自治、平等為目標,並堅持恢復猶固有傳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皇帝的母親。《漢書.卷八二.王商傳》:「先是皇后嘗詔問商女,欲以備後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