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過河拆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職,正好逢上省城舉行科舉考試。他目睹了這場考 試,從官府到考生都花費了許多錢財,並且免不了有營私舞的情 況。他暗暗下了決心,待到自己掌握了大權,一定要促使朝廷廢除這 種制度。 後來,他升任相當於副宰相的中書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順帝,請 求廢除科舉制度。中國科舉制度隋唐以來已實行了七百多年,要廢 除它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大師伯顏表 示支持,但反對的很多。 有位禦史堅決反對廢除科舉制度,他請求順帝治徹裏帖木耳的 罪。不料順帝雖然很昏庸,但對廢除科舉制度倒是贊成的。因此不僅 不支持那位禦史,反而把他貶...
調查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econdary analysis)處理,但小組研究無法如此,影響所及小組研究流於耗費過多與費時之。(2)小組人數易於耗損(panel attrition),即在接受首次調查訪問者中,有些人不願在之後繼續接受訪問,故小組研究與其他縱貫式調查類型相較,持續時間較短些。(3)由於小組研究之成員須接受追蹤研究,故該小組成員所從出之母群體之流動性與變化性不可太大,否則最初選出之小組,在稍後不同時間蒐集資料時,無法代表當時的母群體,故小組研究最適用於靜態母群體。(4)小組成員被若干變項制約,因而較易回憶或特別精熟反應;也因受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長期累聚的。[例]積習、積、積怨
怨聲載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攬有才德之士。李固是當時有名的文人,博學多才,有氣節操守,不同流合汙,多次辭退朝廷的徵用。他曾縱論時,建議皇帝應該壓制外戚、罷退宦官、用人唯才,但沒有受到採納,於是便到漢中隱居起來。這次梁商請他出來為官,李固希望梁商能夠先端正朝廷風氣,於是又上書說道:「安帝在位的時侯,任用外戚小人,他們公開地收受賄賂,任用人才沒有一定的標準,所以天下才會紛擾不已,路上都充滿了百姓抱怨的聲音。希望將軍能夠以天下為憂,崇尚儉省,用人唯才,才是救國之道。」但是梁商卻沒有接納李固的建議。這段話的原文「天下紛然,怨聲滿道」,後來演變出「怨聲載道」這句成語,用來形容群眾普遍的怨恨和不滿。
以蠡測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蠡測海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漢。東方朔<答客難>:以管窺天,以蠡測海,。。。發其聲音哉 2.語譯所見甚小 3.故事內容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以管窺天,用錐指地,坎井之蛙 相反詞高瞻遠矚 5.例句我們應該多拓展視野,才不流於以蠡測海之
改弦易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陸粲〈陳馬房事宜疏〉:「是以徵收子粒則刻剝佃戶,收納料草則勒搬掯商人。虛增妄報,百計侵漁,其源皆起於此。……。然當積大之餘,而為改弦易轍之舉,立法不可不嚴,慮患不可不至。」
推波助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朱熹〈答呂伯恭書〉:「近年文字姦巧之熟矣,正當以渾厚朴素矯之,不當崇長此等,推波以助瀾也。」
眾望所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在經綸,乃契闊艱難,扶持幼孺,遂得纂堯承緒,祀夏配天,校績論功,有足稱矣。然而抗滔天之巨寇,接彫之餘基,威略未申,尋至傾覆。昔宗周遭犬戎而東徙,有晉違獷狄而西遷,彼既靈慶悠長,此則禍難遄及,豈愍皇地非奧主,將綝允材謝輔臣,何修短之殊途,而成敗之異數者也?」
彈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監察機關或民意機關,糾舉違法失職的官員,並追究其法律責任的行動,稱為「彈劾」。[例]針對這一件案,監察院已經提案彈劾相關失職人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歡呼。《周禮.夏官.大司馬》:「及所,鼓皆駴,車徒皆譟。」《國語.鄭語》:「王使婦人不幃而譟之,化為玄黿,似入于王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