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揭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張貼文告。《明史.卷一.太祖本紀一》:「揭榜禁剽掠。有卒違令,斬以,軍中肅然。」也作「揭牓」。
因公行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賜詔書自殺,諡恭。 (3) 薨:音ㄏㄨㄥ,古代諸侯或大官死亡皆稱為「薨」。 (4) 阿黨:結黨私。阿,音ㄜ。 (5) 橫厲:縱橫凌厲。形容氣勢威猛。 (6) 熏轑:燻灼;威脅。轑,通「燎」。〔參考資料〕 ■《後漢書.卷四六.郭陳列傳.陳寵》臣聞先王之政,賞不僭,刑不濫,與其不得已,寧僭不濫。故唐堯著典,『眚災肆赦』;周公作戒,『勿誤庶獄』;伯夷之典,『惟敬五刑,以成三德』。由此言之,聖賢之政,以刑罰為首。往者斷獄嚴明,所以威懲姦慝,姦慝既平,必宜濟之以寬。陛下即位,率由此義,數詔群僚,弘崇晏晏。而有司執事,未悉奉承,典刑用法,猶尚深刻。斷獄者急於篣格酷烈之痛,執憲者煩於詆欺放濫之文...
恭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恭敬。《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自守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與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國家之急。」
蹈赴湯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赴湯蹈火」。見「赴湯蹈火」條。01.《太平廣記.卷四九二.靈應傳》:「君子殺身以成仁,其毅烈,蹈赴湯火,旁雪不平,乃寶之志也。」02.清.王韜〈代上廣州府馮太守書〉:「犬馬之報,惟力是視,雖蹈赴湯火所不辭。」 
輕生重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珍惜生命而注重公理正義。《晉書.卷五十八.周處等傳.史臣曰》:「朝聞夕改,輕生重義,國亡軀,可謂志節之士也。」也作「輕身重義」。
奉公執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公事為重,謹守法紀,不私舞弊。《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二:「我前日認是奉公執法,怎知反被奸徒所騙。」也作「奉公守法」。
假公營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賜詔書自殺,諡恭。 (3) 薨:音ㄏㄨㄥ,古代諸侯或大官死亡皆稱為「薨」。 (4) 阿黨:結黨私。阿,音ㄜ。 (5) 橫厲:縱橫凌厲。形容氣勢威猛。 (6) 熏轑:燻灼;威脅。轑,通「燎」。〔參考資料〕 ■《後漢書.卷四六.郭陳列傳.陳寵》臣聞先王之政,賞不僭,刑不濫,與其不得已,寧僭不濫。故唐堯著典,『眚災肆赦』;周公作戒,『勿誤庶獄』;伯夷之典,『惟敬五刑,以成三德』。由此言之,聖賢之政,以刑罰為首。往者斷獄嚴明,所以威懲姦慝,姦慝既平,必宜濟之以寬。陛下即位,率由此義,數詔群僚,弘崇晏晏。而有司執事,未悉奉承,典刑用法,猶尚深刻。斷獄者急於篣格酷烈之痛,執憲者煩於詆欺放濫之文...
言行計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的話和獻的計謀都被採用。形容深被信任。《宋史.卷三三六.司馬光傳》:「光自見言行計從,欲以身社稷。」
凡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庸的人。三國魏.曹植〈任城王誄〉:「凡夫愛命,違者名。」《西遊記》第一二回:「若貪淫樂禍的愚僧,不齋不戒的和尚,毀經謗佛的凡夫,難見我袈裟之面,這便是不好處。」
無私有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無私,但處於嫌疑之地,受人猜疑有舞弊。《文明小史》第二二回:「那撫院是膽小的人,誠恐風聲大了,弄成一個無私有弊,便密查資格。」《活地獄》第二六回:「可是這個風聲出去,人家一定說是無私有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